8月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著名的半官方智庫「蘭德公司」,在7月初,向白宮和國會山,分別提交了一份關於中美關係的秘密研究報告。
報告認為:「2020年下半期,至2021年上半期,是中美關係最為嚴峻的時期。如果從戰爭發生概率來判斷,美中發生戰爭的概率,正在逐步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臨界點。」
報告認為,「美國的極限施壓,正在中美兩國之間製造巨大的敵對情緒。兩國民眾的互相信任度,正以自由落體一般的速度,迅速下滑。一個不經意的火星,將會燃爆兩個國家的民意。戰爭,或許就在這一剎那之間爆發。」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7月30日刊登魯本·亞力克西斯·埃爾南德斯的文章,題為《美國想要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文章摘編如下:
歷史上所有帝國或大國都有其終結的一天,美國也不例外。考慮到美國國內目前的形勢以及它喪失的全球統治地位,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可以認為這一天似乎越來越近了。
現實表明,美國正在經歷明顯的衰敗,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及其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大肆破壞的背景下。
但是,美國的領導者們仍想要在中國和俄羅斯等其他大國面前「秀肌肉」,這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恰恰是美國恐懼和軟弱的表現。
美國精英以及支持他們的外部遊說團體的軟弱和恐懼,可以從他們堅持組建聯盟以遏制中國對其利益和安全的「威脅」等方面體現出來。
截至目前,中美兩國間的衝突僅限於貿易、外交、技術和通信等領域,但一切都指向直接的軍事對抗。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今天發表述評時認為,「川普的肆意挑釁,使得中美之間的敵意,呈現螺旋一般的上升。
而美軍,一天一小型,三天一大型的軍事挑釁,也正在,東中國海,臺灣海峽,巴士海峽,以及南中國海等海域,緊鑼密鼓地進行。而中國的被迫的軍事反制,也進一步抬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
馬來西亞《Berita Harian每日新聞》,也在當天的報導中,以焦灼不安的心情,討論中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如果以軍事的眼光,研判中美形勢,如果把1到5作為戰爭概率的指標,那麼,1950年韓戰爆發前,中美之間的戰爭概率是4;1958年(八二三炮戰)與1996年(飛彈危機)時,均為2;而2020年的中美衝突指數則是螺旋式上升,達到令人憂慮的4+…。
哈佛大學著名的政治學教授Allison(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原創者),在7月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統計人類近500年歷史,一共有16對老大老二關係。
而二者之間,演變為戰爭概率的為75%,僥倖免於一戰者25%。這是數字統計,數字統計背後,應該可以有更強更深的理論分析。
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告訴我們,戰爭的腳步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對此,我們千萬不能大意。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很多嚴峻的問題,就實實在在地擺在我們面前。我國古代著名軍事著作《司馬兵法》,曾經嚴肅地指出,「國雖強,好戰必亡;國雖大,忘戰必危。」戰爭的腳步,或許正在朝我們走來。當務之急,必須對此,進行理性的思考與科學的研判,進而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
原創精選,可長按/識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