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美麗韓國」關注
老朋友:點擊屏幕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
搜索微信號:beautykorea【美麗韓國】 追求更專業,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全面的韓國資訊,讓您不出國門也可以成為韓流達人。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
在上下班的地鐵、公交車上,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人。有些人不控制音量,站在旁邊的人都能聽到耳機裡的聲音。
有人使用的耳機是塞進耳朵的入耳式耳機,有人則選擇了體積較大的頭戴式耳機。這兩種耳機究竟哪種更傷聽力?雖然長期佩戴,兩種耳機都會對聽力造成傷害,但專家們表示,入耳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傷更大。
入耳式耳機直接塞進耳朵,阻斷外部聲音和空氣。雖然頭戴式耳機也覆蓋住耳朵,但並不像入耳式耳機那樣完全緊密地塞住耳孔。
內耳的聽覺細胞將聲音轉換為電信號再傳入腦中。使用入耳式耳機,大部分聲音都被送入內耳,意味著需要轉換的聲音量較大,會產生超負荷。頭戴式耳塞能夠將一部分聲音分散到耳朵外部。
此外,使用入耳式耳機時,聲音會傳達至鼓膜,在外耳和鼓膜內側的中耳之間產生壓力。如果音量過大,會對鼓膜造成傷害,甚至導致鼓膜破裂。
不管是入耳式耳機還是頭戴式耳機,如果音量過大,都會對聽力造成損傷。盆塘首爾大學醫院耳喉鼻科的崔炳潤(音)教授表示:「使用耳機時的音量應該保證能扔到旁邊人說話,佩戴時間最好不超過1小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音量調節至最大音量的60%以下,並且佩戴時間為每天60分鐘以下,即「60,60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