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攝影的引路人:楊志賢

2021-02-23 陳公文影

臨近退休愛上攝影,得到很多攝影人的幫助,本應稱之為師傅的楊志賢,卻從未叫過他一聲師傅。我學攝影,起初只是想豐富退休生活,對拍什麼、如何拍一片茫然。正當我摸索前路時,是我的老鄉、老弟楊志賢親自給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打電話,推薦我參加攝影函授學習,為我學習攝影奠定了第一塊基石,也為日後加入中攝協打下了基礎。

一、我的幾個第一都和志賢有關

2015年12月24日,我接到志賢電話,邀我一起到神農架大九湖攝影,神秘的大九湖被冰雪覆蓋,銀妝素裹,聖潔靜美,讓我心曠神怡。我以《聖潔九湖》為題拍了一組照片,冒然投給《中國攝影報》,沒想到2016年1月26日就在7版刊出。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攝影報》發表作品,也激發了我的攝影創作積極性,促使我2016年在《中國攝影報》刊登照片14幅,文章14篇,讓影友刮目相看。

不會開車是我攝影的難處之一,會開車的志賢每次出去攝影多會邀我同往。2015年春天,志賢約我到房縣採風,直接領我去了十回首景點的最佳機位,使我輕鬆拍到了較滿意的作品《十回首》。這幅作品不僅在房縣展出、入選十堰市2015年展,還刊於2015《中國攝影年鑑》,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市以上獲獎。

二、從志賢身上學到許多優點

志賢不僅僅樂於助人,他身上有很多優點。一是他有一種孜孜追求,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志賢只比我小一歲,也是60開外的人了,他2014年就加入了中國攝影家協會,但他仍然對攝影孜孜追求,只要有學習的機會他都不會放棄,經常參加攝影團隊出去採風,參加攝影年展或藝術節,並能學有所獲。比如他參加霞浦攝影團,所拍攝的《牧》,入選2018年瑞士達沃斯「攝影藝術家」國際攝影展、希臘、阿聯第四屆國際攝影四地巡迴展、希臘第六屆奧林匹克巡迴展。

二是有一雙攝影眼,善於發現最美瞬間。志賢對攝影獨具慧眼,就像鷹在高空就會發現獵物。與他一起同行,總能攝有所獲。2018年11月中旬,我們一道去河南三門峽參加中國第十二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在參觀作品展覽時,他觀察到一位推著嬰兒車的奶奶正關注影展作品,他馬上按動快門,拍攝到一張紀實攝影作品《好大的魚》,受到金像獎獲得者、中國攝影報三門峽講習所授課導師王建軍的高度評價。2012年,志賢在竹溪向壩採風,發現在三省交界的雞心嶺道班養路的陳本貴,堅守高山養路二十多年,守護在鄂、陝丶渝三省的交通線上,確保安全暢通。他拍攝以後把材料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引起關注,陳本貴先後被授予竹谿縣「勞動模範」,十堰市 「五一勞動獎章」、「勞動模範」、 「最美十堰人」,全省 「十行百佳標兵」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中國文明網評選為「敬業奉獻中國好人」。

   

    三是熱愛家鄉,熱愛公路。志賢是竹溪人,長期從事公路建設與管理,他愛家鄉、愛自己長期從事的事業。所以他一直把鏡頭對準竹溪,對準十堰的公路,拍攝了大量的獲獎作品,為宣傳家鄉,宣傳公路事業做出了貢獻。如宣傳竹溪的風光作品《秘境縣河》入選2018年英國約克郡國際攝影展。《大山音符》、《霧繞雞心嶺》等數幅作品均在國際和省內外攝影大賽獲獎。拍攝的關於公路的圖片多次被《人民公路報》《湖北交通報》《十堰日報》等報刊採用。作品《騰飛》於2012年9月獲全國公路攝影大賽入選獎,《金光大道》、《沸騰工地》、《出工》等多幅作品在省、市、縣各類攝影比賽中獲獎。

 

志賢是我的好老師、好兄弟,我願在今後的攝影歲月裡,多向你學習,向你看齊。

 

 

相關焦點

  • 寵物殯葬師:我不是火化師,是去往天堂的「引路人」
    寵物殯葬師Austin在回憶起自己的入行經歷時說道:我以為最難過的是他不在了,但其實是我連好好送送他都做不到。愛寵的離開讓Austin深刻感受到了寵物殯葬行業存在的問題。從那以後,他毅然放棄了深耕數年的本行工作,投身到了寵物殯葬行業。而無論自身的經歷如何,在寵物殯葬師眼裡,寵物對於家長的意義往往會更加特別和深刻。
  • Youtube播放量數千萬,讚美詩《Every Praise - 一切讚美》街頭快閃引路人圍觀錄影
    Youtube播放量數千萬,讚美詩《Every Praise - 一切讚美》街頭快閃引路人圍觀錄影所有的所有的讚美都歸於神God my Savior 神 我的拯救者  God my Healer 神 我的醫治者  God my Deliverer 神 我的救贖者  Yes He is, yes He is 是的他是 是的他是Yes He is, yes He
  • 攝影入門:老年人學攝影有哪些建議?
    丨攝影技巧丨丨攝影入門丨丨攝影教程丨丨攝影圖片丨攝影入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退休老年人也開始加入了攝影隊伍。那麼,老年人學攝影有什麼講究,或者是有什麼更好的建議給到他們?  1、不要盲目跟風老年人學攝影切記不要盲目跟風,不要說,隔壁老王在學攝影,我也要學。
  • ale阿樂:攝影是我追求自由的手段之一 |輪值主編 NO.383
    主編說我對事情的看法就兩種,一個是我喜歡的,一個是我不喜歡的。恰巧攝影屬於前類,我也就堅持做了。我知道大家都有很多的自己對攝影的認識和感受,我自己恰巧也有,攝影是我追求自由的手段之一,我覺得沒有必要把邊框畫的那麼明顯,如果我需要錢了我會去拍商業,如果我需要心靈的表達我就去搞藝術。
  • 【P&E2015特別報導】趙嘉老師專訪:我想對攝影愛好者們說的
    趙嘉老師:《上帝之眼1》呢還是我和張千裡老師等其他一共5個人做的一本講旅行入門的書。就是給攝影愛好者在旅途中學習攝影的書,因為張千裡老師那本《旅行攝影聖經》講的更為系統。趙嘉老師:我總體來講是傾向於極簡攝影的。我覺得挖掘影像的核心東西靠附件有點累贅了。是因為這樣,我的照片因為通過很多渠道在銷售,通過銷售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手機攝影的作品不足以拿來銷售。
  • 明星愛攝影鍾楚紅:攝影 「女神」性感依舊
    之前她發了一條微博:「某天,一位朋友給我一個任務:在空中拍攝香港。」原來,紅姑獲法國某品牌邀請,參與了「To Hong Kong with Love」的企劃活動,將親自拍攝一系列以香港為主題的照片,衝洗成相片併集結成冊進行慈善義賣,所得善款均捐「香港地球之友」以推動環保教育工作。於是,一直以來支持藝術創作、懂得享受生活的她,拿起了單反,開始拍攝她眼中的香港。
  • 天堂引路人周志成的一天(組圖)
    記者金佐坤攝影報導殯葬禮儀師,一個鮮為人知的職業,每天穿梭在一個又一個傷感又遺憾的故事裡面,85後的周志成
  • 兒童攝影 | 不可思議愛上你
    從以前單純記錄吳所謂的日常,到正式進入兒童攝影,我發現自己,竟然停不下來,給還沒有戴上社會面具的孩子們拍攝照片
  • 傅爾得:肌理之下看攝影
    採訪過程中,我會儘量只提出問題,讓受訪者回答,當他們在思考、組織語言,或者在回憶、想像的過程中,我儘量不去打擾,這也是試圖聽到他們真正想法的一個重要方法。  徐凡:你採訪過的人看攝影,有肯定的,也有批評的,而你更像是站在攝影之外看攝影的人,對目前的攝影現狀,你認為最應該批判的是什麼?
  • 回到攝影的原點:2015臺北藝術攝影博覽會開幕
    從2013年「Face to Face」到2014年「攝影可以改變一切」,再到今年「回到攝影的原點」——臺北藝術攝影博覽會
  • 影像館 邱志傑:新媒體傳播下的攝影
    邱志傑《攝影之後的攝影》封面我的目的是要告訴讀者,攝影不是你所想的那麼複雜深奧,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沒有昂貴的器材,也不指望通過攝影來謀生,你還是可以通過它來理解,來感覺,來夢想。我的讀者是那些曾經被圖像的力量所打動的,同時在生活中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關於形象的奇思妙想的人……而不是專業攝影工作者。 ——邱志傑
  • 【左手+ 攝影年會】一年一度的攝影轟趴等你來!
    左手+ 攝影年會
  • 【M.E.攝影協會】2014:告別 / 期望
    ME讓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聚集在一起,借新年來臨之際,來看看ME攝協小夥伴們的願望吧。公關部/謝航願愛好攝影的人可以抱著愛生活的心,越走越寬。拿著單反到你喜歡的地方拍你想要的風景希望會員們可以通過ME攝協這個平臺學習到想要的東西,各位幹事們繼續和睦地相處。最後,大家一起拿起相機記錄下身邊美好的事物吧。
  • 攝影檔案 | Brea Souders
    Breaking Ground, 2015醒芷筆記:       Brea Souders跟我一貫關注的其他攝影媒介使用者同樣非常具有實驗性,也跟他們分享一些相似之處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她更獨特的創作方式——將已成像的膠片(包括正片和負片)剪碎,靠靜電黏在醋酸纖維織物上,再進行拍攝。此過程中,膠片碎片去留隨緣,任憑靜電決定。她選擇的素材主要是自己的作品,攜帶著自己的記憶,所以膠片碎片也相當於記憶碎片。她用漂白劑和水彩顏料在未曝光的膠片上作畫也很好玩,模糊了攝影與繪畫的邊界,挑釁了攝影與繪畫的概念。
  • 假行僧的由北向南|2018攝影總結
    昨晚還在健身的時候,小虎建議我可以把17年的攝影總結放在一起,做一個對照。然後問我,18年找到真實的自己了麼?    現在看來,真實的自己永遠都是個迷。但臺灣一行,在猶豫了幾年後,我終於確定了之後人生的大方向。從臺灣回去後,在12月完成了三跨考研。盡了全力。在人生這個關鍵的轉折點上,2018年,我有了自己的決定。      總結2018年的攝影,簡單來說,上半年在臺灣,後半年在考研,8月初去了一趟宜昌巴東。
  • 2015年最佳iPhone攝影
    iPhone 攝影獎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IPPAWARDS) 為第一個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從2007年至今)以iPhone所拍出的攝影照片而成立的獎項。參賽者將使用iOS設備,包括 iPhone、iPod touch、iPad 來拍攝照片,比賽規範參賽者可以用app來拍照與進行後期製作,但是不可用 Photoshop 或其他影像編輯軟體在電腦上進行修圖的動作。IPPAWARDS 每一年都會舉辦攝影比賽,現今已舉辦至第7屆,參賽的攝影師來自世界各地50個以上的國家,將從參賽的好幾千張攝影作品中選出其中最佳的幾幅作品。
  • 攝影名人名言: 那些觸動我們的字句
    每個成功的攝影師都有他們對攝影的感悟和理解,一些簡單到零的攝影語音
  • 美國攝影大片:飛翔的人體
    ▲點擊關注中華攝影俱樂部,欣賞更多經典攝影作品歡迎關注!
  • 攝影:技術塑造的變色龍媒介
    由瑞士文化基金會發起,現代傳播集團主辦,瑞士科技文化中心協辦的「在群山、丘陵與湖泊之間」攝影展上海站將圍繞「科技、攝影與未來圖景」為主題,展開一系列的論壇與講座活動。10月23日的藝術家講座邀請到瑞士藝術家凱薩琳·洛伊滕艾格分享她對數碼革命時代攝影的理解。
  • 即時攝影的浪漫:從寶麗來到拍立得
    封面圖:David Hockney 的寶麗來攝影作品||關於即時攝影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