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國一所博物館裡的藏品,在跨越漫長的時間後再次發威。
這所博物館是英國雷丁大學(Univ. Reading)下屬的「英國田園生活博物館」( Museum of English Rural Life)。在它的藏品中,有一個主題展區是各種捕獵、捕捉的陷阱裝置,這些裝置都頗有年頭了。實際上,這類陷阱裝置對當時的人類非常重要,因為害蟲、害獸不僅會偷吃人類的糧食,還可能會傳播致命的疾病。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羅伯特·康平所繪製的一副祭壇畫上,正中間是天使給聖母報喜,左側是捐助者的喜容(也就是為康平這幅畫買單的土豪),而右側則是小木匠約瑟——正在專心致志的製造捕鼠器!
(麥洛德祭壇畫;作者:羅伯特.康平;電子版來源:有畫網)
2月2日,該博物館通過郵件,宣布了一個滑稽的消息:其中一個捕鼠籠,最近抓到了一隻老鼠……
這個捕鼠器其實結構相當簡單,無非就是利用了老鼠喜歡鑽洞的天性,設置了一個單向門,讓老鼠進去之後就無法再逃脫。在這件展品中,並沒有放置食物、刨花、纖維等能夠引誘老鼠的東西,所以按理說應該不可能捉到老鼠。
然而,就在1月底,該博物館一名研究員為了做一個課題,去陳列室去挑選藏品時,無意中發現這個捕鼠籠裡,赫然躺著一隻老鼠!
象徵性的預警一下
當然,被發現時,這隻老鼠已經死亡。
R.I.P.
圖:捕鼠籠中的老鼠 來源:雷丁大學官方網站
從捕鼠籠側面的說明書來看,其製造商,是在1861年獲得的專利。因此,儘管不能確定這個老鼠籠的具體製造日期,但其「壽命」應當在一百五十年左右,也就是維多利亞時代。
圖:捕鼠器側面的說明書 來源:雷丁大學官網
該博物館表示,目前還在討論該如何處理這隻倒黴的老鼠。一種意見是將其取出,並舉行風光大葬;另一種意見則是將其作防腐處理後擺在原處,以體現這種捕鼠籠真實的使用狀態。不管最終決定如何,這件事情都相當令人好奇。
畢竟,不是每一件150+年的藏品,都還能再度發揮其本來的作用的。
嗯……也不是每隻老鼠都能享受「死在古董裡」的殊榮。
參考來源:《赫芬頓郵報》報導;雷丁大學官網;合眾社新聞(UPI)報導;
(饅頭老妖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