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林志偉向記者講述自己乘坐計程車的經歷,因為生意需要,計程車是常常乘坐的交通工具。
林志偉還告訴記者,他在淄博的辦事機構設於淄博高新區的一處寫字樓,多數情況下,此處與淄博火車站之間的打車費用約為20元。
「有幾次費用明顯高出許多,打的費能多出五六塊錢。」林志偉坦言,在此區間內,他的乘車線路一直較為固定,主要是走金晶大道和魯泰大道,同樣的路線除了正常等待紅綠燈,在沒有嚴重堵車的情況下,打車費用仍會出現價格上的波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計價差距?林志偉說,日前,他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有關「計程車調表器」的傳言,懷疑自己乘坐的計程車有的安裝了這種裝置。
5月31日下午,淄博計程車車主何維成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市民在城區打車的距離都不太遠,對距離和價格也都心中有數,因此,城區巡遊計程車使用調表器的可能性並不大。
「最多也就是幾塊錢,昧著良心賺錢,司機犯不著給自己找麻煩。」
何維成介紹說,從經驗上看,相同區間路線打車費用出現了計價差,原因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時間和裡程臨界點的問題,司機行車習慣的問題等。
「例如,在5.9公裡和6公裡之間,可能距離目的地停靠點只有幾米的距離,卻是跳價的臨界點。同時,計程車司機如果喜歡超車、大幅度轉彎,也會導致區間距離的增加,而增加的距離很可能造成達到跳價臨界點,導致計價器跳價。」何維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