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買菜時,看到一群穿著防護服的人進入大江農貿市場,我很擔心,看到1月18日發布的官方通告,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了。」家住越城區錦江文華小區的胡女士告訴越牛新聞記者,這些天小區裡流言四起,看到通告大家總算放心了。
1月18日,越牛新聞客戶端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通告指出,1月15日廣東省佛山市一公司庫存的進口阿根廷牛板腱包裝檢測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越城區大江農貿市場97號攤位經營戶採購了同一批次產品。1月16日,越城區對相關攤位、冷庫外環境和整個農貿市場環境等進行了消毒,對38名相關人員和相關環境樣本進行核酸檢測,87份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市場門口的通告)
那麼,目前大江農貿市場經營情況怎麼樣?相關攤位如何處理?昨天,越牛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當天下午1點,越牛新聞記者來到大江農貿市場大門口,工作人員要求記者佩戴口罩並出示健康碼,還進行了體溫測量。進入市場後,越牛新聞記者看到,除了涉事的97號攤位及其周邊兩個攤位被清空,其他攤位均正常營業,市場經營井然有序。
(97號攤位已清空)
97號攤位對面的蔬菜攤主告訴越牛新聞記者,接到消息後,周圍的攤主也都去做了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結果出來,我們就安心了。」該攤主說。
「這件事情對我們生意影響很大的。」大江農貿市場水攤主周女士告訴記者,上周六開始,市場的人流量相比以往就減少了很多,雖然18日官方發了通告,87份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不少市民仍有所顧慮。「希望大家不傳謠、不信謠,現在市場經營一切正常。」周女士說。
當前,市民該如何採購冷鏈食品?越牛新聞記者採訪了越城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建偉,他建議,市民可佩戴一次性手套或塑膠袋,儘量避免手直接觸碰冷鏈食品及其包裝;購買冷鏈食品回家後,應對冷鏈食品包裝表面進行消毒;儲存此類物品前,應做好獨立封閉包裝;接觸和處理完冷鏈食品後,需立即洗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