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 2017世界機器人大賽:5000名小選手鏖戰全國總決賽)
7月24-29日,2017年WRO世界機器人大賽國賽(即RoboCom青少年挑戰賽全國總決賽)在烈日炎炎的武漢火熱開賽。
(左一:穀子健 左二:尹卓凡)
在經過了4期課程的學習後,G-MASTER CLUB(蘇州國際機器人高手俱樂部)學員穀子健、尹卓凡在蔡中華老師的帶領下,代表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來自全國各地的5000多名選手展開比拼。
作為逐步興起的一項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WRO世界機器人大賽為21世紀的青少年們開創了科學上的自我學習模式,也幫助建立探究科技能力的知識架構。
活動旨在提高青少年對機器人的設計和操控、戰隊戰術策劃、團隊協作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本次中國賽區總決賽,穀子健、尹卓凡參與的是其中學術成分最高的賽事——WRO足球世界盃。
這是一項集對抗性、競技性和遊藝性於一身的賽事,全面考查著參與者控制力和邏輯思考能力。比賽中用到的機器人,其搭建與編程都必須由學生自主完成,並通過藍牙控制模式進行操作,更為比賽增添了激烈緊張的氣氛。
(比賽現場)
雖然在G-MASTER CLUB的課堂上從不缺少動手和參與、實踐與操作,可有些經驗,只有在賽場上才學得到。
比賽過程中,只是初中生的小選手,遭遇了硬體和軟體上的雙重挑戰。
首先是由於測量標準不同,賽前按照正方形邊長劃定範圍搭建好的機器人,卻不符合賽場規則——以圓形直徑劃定範圍。面對突發狀況,兩位參賽選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機器人進行改造,最終使機器人大小符合了參賽的標準。
但賽場上的藍牙信號給他們帶來了第二個挑戰。
由於機器本身性能問題,部分賽機出現了無法藍牙連線的狀況。在教練無法入場的情況下,穀子健和尹卓凡積極求助身邊其他隊伍和裁判員,通過心態開放的交流與合作,使比賽最終順利進行並贏得獎項。
機器人比賽的宗旨,原本就是培養青少年的國際視野和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和文化領域的友好交流合作,讓熱愛機器人活動的青少年能夠體會到更多的樂趣,同時了解到多元化的機器人發展形式。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熊琦)
這次WRO世界機器人大賽國賽上的小試牛刀,不僅是G-MASTER CLUB學員對於課堂學習知識的實戰運用,也是學員們對於機器人大賽不同於其他比賽的本質的一次親身體驗,即:輸贏之外更注重開放與交流,不僅學習技術,更學習合作與溝通。
傳播國際教育新聞時事
推薦優質國際教育資源
匯聚先進國際教育理念
只要您生活在蘇州,您就是蘇州教育國際化的參與者。關注我們,國際化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