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蔡承洋,一頭短寸,一襲運動裝,安靜的坐在化妝鏡前。
在他起身向我打招呼的那一瞬間,可能是因為相似的語氣,也許是因為流露出同樣的陽光味道,恍惚間他和彭于晏的形象在我眼中有一些重疊。
而在一天的相處間,我發現,他就是蔡承洋。
你好,蔡承洋。
「我是在臺北鄉下長大的,所以閩南話很好。」 開場就是很直率的自我介紹。
「在鄉下的長大的孩子,都會覺得時間很慢 —— 不,應該是特別慢,是很愜意的感覺。
但可能因為我比較要求自己吧,我反而喜歡稍微快節奏一點,會讓我覺得我在做事、在進步。
我現在還是成長的階段,「安逸」、「養老」、「休息」這種詞暫時離我有點距離。」
他有著臺灣孩子的靦腆和認真、有禮貌,聊起天來也喜歡直視著你的眼睛。
褲子、白色內搭 Seven Crash;
黑色T恤 Eliseven; 鞋子 ASH;
「我很喜歡運動,從小在水邊長大、喜歡水,所以蠻能遊泳的。
也有訓練過兩年散打,算是興趣吧。因為喜歡競技、搏擊、拳拳到肉的感覺。搏擊類運動最好的一點是:很單純的,不傷感情。
而且——
他倒不是那種全能型運動選手。比如跑步——
「我是一個非常討厭跑步的人。不太喜歡那種很喘很喘的感覺;球類運動我也不太擅長。」
「喜歡運動」之後,「宅」,是他形容自己的第二個詞。
「我特別不擅長組織活動、也不屬於主動社交的一類,通常都是別人組織好活動叫我去參加。
平時如果不用運動、工作的話,我寧可宅在家看劇、看書。我還會自己做飯——也沒有特別複雜,就是簡單健身餐而已, 少油、無鹽……」
夾克 Seven Crash;
沒事宅在家、不主動社交、鍾情運動健身、吃的又樸素……
我很好奇:蔡承洋的生活樂趣到底是從哪裡來?
「人生中最有樂趣的事情啊……應該是打遊戲吧!」他一臉無辜的說,「我喜歡打PS4之類的。也會去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比如我試過做手工銀匠、做陶藝、去攀巖。
前段時間來北京,剛剛去玩了蹦極。
其實我沒有太好好感受。上去之後腳被工作人員纏上,然後一、二、三,就被推下去了!也不問我為什麼,也沒有給一些感受的時間。只是覺得過程很快,只用了幾秒鐘的時間就到水面了。
倒是沒有想像中可怕。
相比之下,我反倒是很怕那種老風景區的纜車。之前去江蘇,坐了一個半小時的高空纜車。那雙腳懸空、吱嘎吱嘎的感覺,超嚇人」
接下來,蔡承洋說,「我們會在一個「成龍大哥投資的戲」裡看到他。」
「這次是一部文藝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患有阿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去臺灣環島的故事。
老人想要在臺灣找到記憶中菜餚的味道,又因為不斷的忘記,所以不斷的詢問。我飾演的是餐廳的一個員工,要給他不斷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
西裝 Ed Hardy ;T恤 selected;
鞋子 ASH;帽子 Seven Crash ;
「聽起來很有故事性啊,」 我說, 「但你和角色有相似的部分嗎?」
我有點好奇這個學舞蹈出身的小哥哥,是如何找到角色感覺的。
"我有5個親弟弟妹妹。" 他看出了我眼裡的驚訝,解釋說,"我今年23歲,最小的弟弟今年才4歲。所以我其實蠻會照顧人的。"
「而且,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
我可能暫時不會遇到像老年痴呆這麼嚴重的問題,但其實也都有自己大大小小的煩惱。
比如我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普通話。
外套、衛衣 Ed Hardy X
語言但對於臺灣人是蠻有挑戰的。
一開始我根本聽不出來自己和其他人有什麼分別,可是我知道自己的普通話不標準,這會讓我不太敢於去表現自己。
我只能不斷地上課,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斷地重複一個"詞er"。覺得自己說不順的時候,就一直說,說到順為止。
能比較流利、標準的表達自己,是第一步。然後才能去談表達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最後,我還是繞不過彭于晏的事兒,於是問他:「別人通常會如何形容你?」
很可惜,我沒有聽到意料中的 「彭于晏」三個字。
「好看吧。」他還挺認真的想了一下,「但是我覺得「悶騷」可能更合適我。」
「我不太喜歡讓別人覺得我在裝熟,所以跟不太認識的人我會很少表現自己。
演戲的時候有劇本,有人設,可以很暢快的去釋放、去表達角色。但私底下,人的個性就是天生的。「
「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吧?」
聽到我問他 「不會想要改變嗎?」他反倒問起我來——
「玩得到一塊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知道你是什麼樣子。稍微有點距離,也比較不會招人討厭嘛。
相比較起來,寧可別人不那麼喜歡我們,也不能招人討厭,對吧?」
「對。」 我說。
出鏡藝人:@蔡承洋
藝人統籌:Vivian
策劃:lisa Ma
攝影鳴謝:@攝影師彭白薇
服裝造型:@PollyLv
妝發鳴謝:@shailen
採訪撰稿:@倒著跳舞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