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東網(hk.on.cc)報導,香港海關本月15日採取行動,突擊搜查荃灣一間報稱酒廠的公司,發現該公司以由外國進口Gin酒經包裝後偽冒本地生產出售,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行動中,亦檢獲一座可作加工的蒸餾器,海關拘捕2人,當中包括該公司股東。
點擊查看原圖 [48KB]
點擊查看原圖 [33KB]
海關表示近日在社交媒體發現,一間聲稱為香港首間及唯一自家製造Gin酒公司,並上載一套釀酒用蒸餾器圖片。海關展開調查,發現該公司無持有可制烈酒的牌照。至今年4月,該公司向海關申請進口許可證,表示由紐西蘭進口一批Gin酒。海關於4月12日檢查該批貨品,發現全數1557支Gin酒沒有貼上標籤。由於事件不尋常,海關懷疑有人包裝烈酒出售,遂於15日突擊搜查荃灣柴灣角街95號華俊工業中心一單位,檢獲1325支Gin酒,全部未開封,及發現小量酒樽貼上標籤,顯示為本地釀製Gin酒。經調查後,相信該工廠作出虛假聲稱,誤導消費者相信Gin酒由本地進行釀製,調查發現部分Gin酒已流出市面,海關已聯絡部分分銷商回收,暫時已回收157支酒。但大部分貨品經網上銷售,海關正設法聯絡買家進行回收。
點擊查看原圖 [77KB]
海關相信有人利用該蒸餾器吸引消費者,示意工場可以自家釀製Gin酒,但此舉已觸犯《應課稅品條例》,但凡管有可作加工及蒸餾飲用酒類的器具,都需要有海關批准。懷疑有人不知道已觸法例,以此作宣傳技倆,海關會繼續調查該批酒精及包裝用具用途,行動中,拘捕一名紐西蘭籍男子及一名本地女子(29及40歲),當中包括公司股東,二人涉嫌違反《應課稅品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被捕。而檢獲的貨品連同蒸餾器,約值150萬港元。
點擊查看原圖 [65KB]
點擊查看原圖 [54KB]
據了解,涉事公司運作約半年,檢獲的蒸餾器未曾使用。近年流行Gin酒,有人以本地製作、本地味道及蒸餾器作招徠。涉事公司在其Facebook不時貼文及上載圖片,展示工場內環境、蒸餾器,貨品及不少推銷活動情況。
對於此事件,香港酒類行業協會會長何耀康先生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涉案者把紐西蘭進口Gin酒以香港製造品牌再包裝並在本地出售,對於在香港華洋文化根深蒂固的地方,市民早已對進口烈酒各種品牌耳熟能詳,也有部分酒徙的崇洋心態,認為進口總比本地的好,所以香港品牌價值也非明顯比別的強。可能在芸芸品牌中,「香港製造」引起了市民特殊的關注,「熱愛香港」確是一個重要賣點。 涉案者利用了香港製造的品牌,雖然是一個正規推動市場的概念,但作假卻是一種惡劣的行為。如果有意參與香港品牌本地釀造的行列,應該遵循正途,打好根基。衹要真材實料,香港人自然支持香港品牌。(消息來源:葡萄酒資訊網)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文章、視頻、圖片等由我會原創和有關部門、機構、企業提供,其它均為網友推薦或轉載編輯刊寫的稿件,若涉及侵權內容,請及時與本公眾號聯繫刪除或修改。歡迎分享、感謝供稿!
協會法律顧問:任世新 電話:1305272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