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鶴壁市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依據《鶴壁市人大常委會關於開展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工作評議的實施方案》(鶴人常〔2020〕20號)要求,10月20日至10月30日,對全市45個鶴壁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組織實施執行服務的部門和單位進行網絡評議。其中政務司法類34個,公共服務類11個。
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體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和事務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審計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市醫療保障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林業局、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市金融工作局、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市信訪局。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國網鶴壁供電公司、水務集團、淇濱熱力公司、金山熱力公司、天倫燃氣、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鶴壁移動公司、鶴壁聯通公司、鶴壁電信公司、鶴壁鐵塔公司。
(一)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城市政策措施情況。各單位關於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的各項規定、各項優惠政策是否得到落實,尤其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豫政〔2019〕19號)《中共鶴壁市委、鶴壁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的實施意見》(鶴髮〔2018〕17號)及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是否全面落實;承擔的工作任務是否走在全省前列;與省直各單位籤訂協議是否落實;「五個示範區」建設是否達到市委政府要求,走在前、出重彩。
(二)高質量城市發展重點難點工作推進解決情況。各單位深入貫徹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圍繞高質量發展重點難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情況,是否能夠結合實際把握好「保」「穩」「進」「蓄」四個方面,著力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打贏三大攻堅戰,增進民生福祉,抓好「兩停滯一閒置」項目,解難題、補短板、強弱項,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營商環境優化情況。落實關於營商環境的法律法規,向社會是否作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公開承諾並落實到位;「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是否落實到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以及「臉好看、話好聽、事不辦」的情況是否存在;服務管家制度是否堅持;首問責任、限時辦結、便民利民優質服務措施是否落實;企業、群眾對服務態度和辦事效率是否滿意。
(四)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情況。各單位是否高度重視人大代表所提意見建議,特別是重點建議辦理情況,是否把辦理代表建議同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將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建議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的實際舉措。是否堅持辦理高質量,既重結果、也重過程;是否存在「重答覆、輕落實」的現象,辦理的意見建議是否讓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