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這取暖就成了生活的頭等大事,淇濱區黎陽路街道九大院就因為取暖問題給鶴壁生活幫3321890打來了電話。
記者剛一進入九大院,小區居民就圍了上來,紛紛反映小區供暖問題。
淇濱區黎陽路街道黎陽社區九大院小區居民 趙女士:「往年俺都不用蓋厚被子,但是今年厚被子蓋上還冷,孩子在家穿的棉襖。家裡最高18℃,就今年改造暖氣後才出現的,住了十幾年了沒有出現過這種事兒。」
淇濱區黎陽路街道黎陽社區九大院小區居民 祝女士:「這現在回到家裡頭棉衣不敢脫,抱著暖水袋,看個電視還凍腳,你說說這是冬天取暖的一個狀態。」
九大院小區是集中了九個單位家屬院,之前一個家屬院就是一個小區,且以單位命名。而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中,黎陽路街道把這九個單獨的小區合併成了一個小區,就變成了現在的九大院。
不過記者在現場採訪了解中發現,也有居民對家中的溫度持滿意態度。
淇濱區黎陽路街道黎陽社區九大院小區居民:「俺這個農行家屬樓是頭一批做的保溫牆,做的五分板,這個溫度可能比她這個溫度要高個兩三度,這個樓上的居民反映溫度還差不多。」
隨後記者也隨機到幾戶居民家中進行走訪,發現反映家中不熱的居民大多住在頂樓。
到家中以後,發現這些居民家中的暖氣包都比較燙手,但是房間內的溫度計卻顯示溫度在15℃左右。
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隨後記者將此事反映給了淇濱區黎陽路街道辦事處和淇濱熱力有限公司。不一會兒,淇濱熱力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長徐紅偉便帶著工程人員到小區住戶家中入戶測溫,排查故障源頭。
淇濱熱力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長 徐紅偉:「一、二、三的話這個溫度都是50℃以上了,二次網50℃以上是相當可以了,你摸摸,你拿手放上去,你能放多少秒。」
但是接連走訪了幾戶,用工程人員提供的專業測溫設備檢測過後,每戶溫度都已超過國家標準18℃。
對於住戶家中之前為什麼溫度始終在15℃徘徊,淇濱熱力有限公司工程人員也做出了回應。
淇濱熱力有限公司工程人員:「為啥不中啊,這個芯兒是在這兒卡著了,脫落了,因為刻度不是在這個玻璃管上,它是在這個板上了。你瞧這兒有個卡子,你往上一推就上去了。」
據工程人員所說,因為一些住戶使用的溫度計年代都比較久遠,會有一定的測量誤差。
另外,因為反映問題的住戶基本上都是在頂樓,再加上窗戶也絕大部分都是單層,所以室內保溫能力較差,散熱反而會比較快,導致住戶總會感覺溫度達不到。
淇濱區黎陽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 馬環:「猛一下子交給熱力公司管,可能跟咱自己小區管的確有差別,自己小區的時候我自己就想暖暖和和地開得大點兒,他們(淇濱熱力有限公司)這兒可能是根據整個小區的情況去調了,你比如說就咱們這個農行家屬院因為他有外牆保溫,有人說的時候,當時我也去問了,他們家的溫度都達到二十三、二十四℃,那他這個調的時候肯定會根據這一片的情況。」
原來,因為之前小區沒有統一管理,所以九個家屬院分了多個二次交換站以不同形式進行管理,在今年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為了便於管理,便將九個家屬院所用的交換站整合成了一個,但是因為不同的家屬院之間的情況並不相同,所以淇濱熱力有限公司只能將溫度調節到一個平衡狀態。
淇濱熱力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長 徐紅偉:「對於居民的需求,我們反映以後再對這個網進行平衡,再調調,但是你們這個溫度確實是達標了。我們建議,家裡邊改善一下東西,就像你們這暖氣包啊,一個屋五六片、六七片確實太少了,這都是最早設計房屋的時候設計的暖氣片,沒按規定走,你最好明年把暖氣包再加幾片,馬上溫度就上來了。」
看來這問題啊,還真不是人家熱力公司的事兒,但也離不開熱力公司專業人員的指導和幫助,希望熱力公司和辦事處以及咱們九大院的居民們共同再想想辦法,讓家裡溫度能夠持續達標,溫暖過冬。
來源:鶴壁生活幫
編輯:王 鑫丨責編:李 騰
主編:馮紅亮 | 審核:潘會合
新聞熱線:3321890 | 商業合作:1883927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