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重點流域汙染防治規劃,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嚴格控制汙染物限排總量,完成5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編制工作,每年投入安排河道保潔專項資金近200萬元,聘請專業的河道保潔公司對水面漂浮物進行打撈,完成河道清淤29.8萬立方米,疏通河道5.63公裡,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穩步推進瀟水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城區的瀟水河段,將生態理念與城市建設、旅遊休閒、環境治理、防洪安全等有機融合,聯動零陵古城建設,開發河道兩岸的夜景風光帶,一體打造堤、路、景,建設了以瀟水河、石期河和賢水河為代表的18條樣板河流,使域內河流成為了一條條安全線、生態線和風景線。
在農區,清理與保護相結合。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區級資金投入力度,建成城鎮汙水處理廠3座、水美新村3個。持續打好「清四亂」攻堅戰,今年開展自查巡查300餘次,出動執法人員800餘人次,完成問題整改82個,清理河(庫)岸線21.9公裡,累計清除垃圾、漂浮物40餘噸,全區河庫「四亂」問題實現存量清零。制定零陵區《河道採砂管理辦法》,規範採砂行為,出臺《零陵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全面推進禁捕退捕工作,推廣種養平衡、生態平衡技術,全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在92%以上,專業戶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瀟水河道安全和生態環境得到有力保護。
在礦區,整治與修復相結合。對非法採礦、洗礦、汙水直排行為採取「兩斷三清一恢復」(斷水、斷電、清除設備、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恢復原狀)鐵腕整治,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14處,修復林地10466畝、草地5036畝、旱地2385畝,大力建設石期河、茆江河、賢水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順利通過全省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礦區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以水安全、水管理、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為重點,零陵區圍繞水資源保護、河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主要任務,編制並完成了河流「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完成了瀟水零陵段等17條河流、2座中型水庫管理範圍劃定工作和黃溪河、桴江河、茆江河等3條河流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讓規劃充分發揮「紅綠燈」「高壓線」的作用。進入新時代,河長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實踐。探索建立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持續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有力」「有效」轉變,是建設幸福河湖、改善生態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徑。如今,治水合力逐步形成,治理成效開始顯現,「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濱水而居」的水生態文明城市格局。零陵,以水為墨,揮毫寫下全面治水的恢宏篇章;以綠為題,勾勒出水清流暢、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生態新圖。今後,零陵區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河長制工作平臺,不斷鞏固擴大水生態文明成果,讓市民共享愈加美好的「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