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丨踐約茶馬古道

2021-02-24 香落塵外

前行路上,牽馬的老人用帶著濃濃納西語的普通話介紹沿途的風景。老人很瘦,牽著馬韁繩徐徐前行,背影有種難掩的伶仃。他除了間或說出途徑名稱,就是跟馬說話。開始,因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安全防護上,完全無暇顧及風景,更別說抽出手來拍照。

走過一段平整寬敞的水泥路後,進入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兩條逼仄的水泥或石頭路作為馬行道,夾出一個鬆軟的泥土溝。路很窄又硬,馬蹄踩在上面發出「嘚嘚嘚」的聲音,像穿高跟鞋走羊腸小道,出於生命本能的安全顧慮,心緊縮起來。這個時候,慢慢覓得一些玄機,懂得調節踩踏馬鐙的力度來維持身體的相對平衡。越到後面,道路變得越發難行,多是坡道,馬負重前行,發出「呼哧呼哧」的喘息,我禁不住生出惻隱之心。為了減輕馬的負荷,身體自然前傾,幾近匍匐在馬背上。此時此刻,馬似乎並非自己的坐騎,也無法享受茶馬古道騎行的樂趣,馬成了患難與共的手足,我與它同舟共濟。我相信這種惻隱之心的力量傳遞,馬能夠感受到。

馬道難,馬蹄偶爾打滑,發出清脆的響聲,越發險象環生,也深深體會到跑馬幫生涯的艱辛。從前馬幫走江湖,攜帶著商品長途跋涉,攜帶的貨物遠比現在沉重。「窮走夷方」,馬幫勞心勞力,離家別親,風餐露宿,逾年難歸。途中不僅要與殘酷的自然環境抗爭,還要面對土匪的騷擾,馬幫那種充滿冒險精神又充滿傳奇色彩的職業,生存環境實在沒有半點浪漫可言。

穿過一片樹幹黝黑的原始森林,再爬上幾個陡坡,在林子一片開闊地停下,老人說這是本次茶馬古道線路的終點,可以下馬來休息,拍拍照。

我抓緊馬鞍,小心翼翼抬起右腿繞過馬背,跳下馬來。因著裝不是那麼相宜,靈活度稍有欠缺。

下馬來,老人將馬牽到林子邊休息,隨即就有一個納西族老人手提蠶豆兜售,說馬匹辛苦了,買點糧食餵馬吧!言辭間的體恤和憐惜,可謂至情至性。我回頭看了一眼馬,實在沒做好餵馬的準備,於是搖了搖頭。

樹林邊,有一個柵欄,上面寫著茶馬古道的起源和通道,有幾張茶馬古道上馬幫隊伍前行的黑白照片。

另一邊,一根燒焦的木頭後面生著一堆篝火,幾根鐵棍焊接起簡易的鐵架子,上面坐著兩隻壺身燒得黑乎乎的鋁壺,旁邊放著一口鍋。壺很陳舊,壺鈕和壺梁已經壞掉,用鐵絲繞成提環代替壺梁,壺身壺蓋布滿厚厚一層菸灰,火苗子舔舐著鍋底。旁邊兩位納西族老人,衣著很樸素,戴黑帽子,坐在那裡聊天,時而用火鉗往灶裡添些柴火,有說有笑,很是清閒。

相關焦點

  • 攝影師葉毅:望魚,茶馬古道上被遺忘的古鎮(上)
    望魚古鎮的選址雖因茶馬驛道而興起,但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觀念,即「枕山、環水、面屏」等要素。像其它古村落一樣,這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生活悠閒,與世無爭,顯得寧靜而安詳,完全沒有了當年茶馬古道驛站的熱鬧,更沒有現代都市的喧囂。正是這淳樸的民風和古樸的老街融為一體,成為望魚的一大亮點。
  • 榮耀凱旋|花林英雄,黃金時代;徒行茶馬,繼往開來!
    在兩天一夜52公裡的徒步挑戰中,八支花林英雄隊伍用敢拼敢闖的精神,徵服了這條險峻逶迤的古道。從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中汲取力量。他們將走出舒適地帶,迎接挑戰,激發潛能,再一次突破自我。第一天行程24公裡,參觀完雲臺崖八角茶業基地後,大隊伍從馬路鎮出發,途徑了烈士陵園,真武寺,最後到達最高峰青雲臺。
  • 茶園古道!
    然而在這荒涼的大山裡,藏著一個很大的村莊茶園村,還有一條保存完好的古道,經田菜窩通往乳源的江家。田菜窩也是一個奇特的村子,延綿十幾公裡都難得見一棵大樹,這裡卻生長著十多棵幾百年的紅豆杉。保存完好的石板古道
  • 鄉愁古道,秘境溪口
    10月27日,由公眾號《溫州古道》組織的一行30餘人,從溪口村大嶺腳古道出發。凹頭大嶺村,沒通車,從溪口沿古道步行約一小時抵達,雜樹掩映著三座磚牆瓦屋,沒人居住,人去樓空,早已廢棄,徒添鄉愁,這裡曾經是鶴盛,巖頭,樂清,溫州商人販運木材,腥氣魚乾挑夫必經之地,中途休息的驛站,許多人帶上麥餅,番薯棗等乾糧,肩背木材
  • 我們穿越了:臨海茶遼紅楓古道,這裡「楓」景獨好…
    在這裡,遠離霧霾,遠離汙染,會使人心情愉悅,呼吸都變得那麼順暢,尋找繁盛的花花草草,呼吸新鮮空氣,臨海茶遼古道之行,讓人流連忘返。茶遼又名「茶寮」,「茶寮楓嶺」是臨海八景之一,在古道兩側有幾十株上百年的楓樹。當秋風起,楓葉飄灑天空時,行走在落葉鋪滿的古道上,該以怎樣的心境,來面對這一份秋天的饋贈呢。
  • 太魯閣公園花蓮錐麓古道山壁上百年觀音像被毀容
    華夏經緯網8月26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太魯閣公園錐麓古道山壁上的百年白衣觀音像,主要保佑築路平安及往來旅客,但有嚮導24日帶隊經過準備解說歷史時
  • 鄴殘古道:南嶽一條鮮為人知的隱秘登山路線,帶你逍遙徒步遊衡山
    「我在壽嶽有棵樹」活動舉行在即,作為本次活動主要的一條徒步登山路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南嶽鄴殘古道。
  • 超旅日記:跟著老馮走唐蕃古道是一場心靈旅行
    ……本期超級旅行團「協同」編輯部再度出發,鐵漢領隊老馮受邀參加「西安到玉樹,到拉薩尋訪唐蕃古道超級自駕活動」,此行自西安出發,一路向西,途徑蘭州、西寧、倒淌河,然後順著G214國道沿著文成公主進藏路,駕車駛向黃河源頭瑪多、玉樹、囊謙,然後折返向西從雜多縣進藏,在巴青縣進入G317,最終沿著國道走進那曲,走進神秘的納木錯,走進雪域天堂拉薩。
  • 12月13日文成(小九寨溝)銅鈴山,紅楓古道1日行
    文成大會嶺紅楓古道 浙江文成紅楓古道多、長、奇、麗,均修建於元明時代,經歷代積累和不斷的修復,遍布文成,連通文成的大鎮小鄉。文成境內現今保存較為完好的紅楓古道尚有七十餘條,共計古楓3000多棵,幾乎鄉鄉有紅楓古道,其中縣城大嶨鎮周邊即分布著十來條,最為著名的是大會嶺、龍川嶺(五十二嶺)、松龍嶺、巖庵嶺。秋日丹楓似火,紅楓與古道一同蜿蜒盤繞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 10.27出團通知:東澳古道
    敬請理解)行程路線:東澳古道(東湧-大澳)需時:約4小時裡數:12公裡難度: 1.5* ( *為最易 東澳古道主要沿大嶼山北部的海岸而行,山光水色,盡收眼底,置身海岸線中,那一望無際的大海,觀之心曠神怡,胸襟廣闊;聞之空氣清新,沒有汙染。還有長達 50 公裡的港珠澳大橋作配襯,令構圖變化多端。沿途還可以參觀東湧炮臺、侯王廟、及嶼北界碑。在終點的大澳,更可參觀東方威尼斯水上村屋。
  • 2016.5.22登癩痢尖吳越古道環線徒步活動召集
    2016.5.22登癩痢尖吳越古道環線徒步活動召集      寧國市蘭天戶外拓展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藍天戶外運動俱樂部為單位和團體策劃和組織各類戶外拓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