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記載: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何為虛勞?虛勞之病,百脈空虛(無氣無力)、精血枯涸(無血),無邪可除,無病可療,唯有調和陰陽、氣血為主。張仲景治療虛勞一般是對後天中氣——簡單地說,就是胃氣——進行調理,讓胃中五穀之氣化為身體所需的氣血(能量和物質),以充溢五臟、六腑。這是復虛勞諸症最有效的方法。
何為不足?胃中津液稀少則氣血不生,無氣血則五臟皆虛,故謂諸不足。
何為風氣百疾?在民間,風氣病多指某些慢性、疼痛性疾病,如頭痛稱頭風,身痛叫風溼,產婦有產風,等等。中醫學認為,風為百病之長,通常為外邪致病的先導,邪氣多隨風侵犯人的機體,因此,很多病名以風字開頭,如:風寒、風熱、風溼等。諸不足,則風氣入人如入無人之境,因風致病,是虛勞體質的特性。因此虛勞之人,應特別注意避風、避寒。
虛勞的成因?先天不足,久病不愈,心力操勞,大出血,產後失調,皆成癆病。初期症狀一般與現代人所說的亞健康狀態相似。
虛勞的具體表現:
女子月經不調,男子五勞七傷;
體虛多病,多伴有陳年舊疾;
身冷體重、畏寒怕冷、虛不受補(吃點補的就拉肚子、上火);
脾胃差,動輒胃痛、鬧肚子、不消化;
口爛(脾胃傷)、鼻幹(肺傷)、氣急(氣虛);
食不知味、羸瘦(體弱);
五心煩熱(陰陽不調)、目花(肝傷)、耳鳴(腎上);
驚悸、夢遺(陰虛)、往來寒熱;
怠惰、嗜臥、疲倦(虛);
常年咳嗽、吐血(血不循經);
骨蒸(腎傷)、不寐(陰虛)。
《紅樓夢》有兩個典型的虛勞病例,一個是林黛玉,一個是王熙鳳。林黛玉先天不足,常年鬱結於心,自然藥石無靈,神去魂歸;王熙鳳心性好勝,心氣內動如火,灼傷精液,每逢月事,即崩漏淋漓不盡,氣怒交接之後耗精傷神,命去。
薯蕷丸作用機理:
這便是許多虛勞體質,服用補藥卻不見體壯,反日漸衰損的原因。薯蕷丸乃上古之所傳之方,張仲景受此方而載於方書之中;其方諸藥合和、功補兼施,從脾胃入手,厚土培元,漸潤五臟,以達補精填髓之效,從根本上健壯機體、修復五臟。作用機理絕妙非凡。
薯蕷丸的幾個特性:
溫和:薯蕷丸極其溫和,補而不燥。體質越弱藥,服用應越明顯;體質強者,反不起波瀾,如無所動。
攻補兼施:機體虛弱、運化滯礙、虛邪內生者,甚為適用。
補漏:五臟虛衰、機體日損者,可得補天之功。
層層深入:如建屋宇,立基強根,層層深入。
丸緩:丸類均見效深而緩,療效其間,應不間斷、按時按量服用,以合和整體氣血。
(見效緩不代表不見效,服用1至2周機體就可有反應)
越虛的人越好補,虛到體如爛棉的時候,薯蕷丸特別神效。
PS:是藥者,毒藥也,皆兵將謀法,以氣補氣、以毒攻毒之品,必取用審慎矣。上皆中醫醫理推而得之,具體服用,務必多方諮詢,慎而受之。
附:以上信息僅供討論、分享、娛樂、轉載,禁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