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6月13日有家宴。習慣使然,12號我還是前往信義市場採購。
雖然從我現在所住的城北海亮國際社區到中山北街還是有些距離的。但,在信義市場有我熟悉的攤主和我所需的大多數食材。我家三十八年的煙火根據地,是不易忘懷的。
我乘車到信義市場東門中山北街這頭下車,抬眼望去,以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市場,已變成了筆直的馬路,寬闊平坦。一眼就能望到西邊玉皇閣北街的世紀大飯店了。
中山北街的山東老餃子館拐入市場口還是中國人壽,再過來就是三十多年我都未曾發現的鴻源小區,緊跟著有五六家捲簾門緊閉的底商營業房,再過來是小薛水果店,這個在信義市場有二十多年的老店,沒有捨得離去!
小薛老闆站在店門口,笑眯眯地說你過來了。這讓想起了大薛老闆,原本信義市場的這水果攤位是小薛的哥哥大薛一直在經營了,不知是哪年起,換成小薛經營的。也許是大薛給老家小薛發電報「人傻錢多快來」,小薛就來了!而大薛遷至了中山北街更北的地方重新經營一攤,據小薛說生意也是極紅火的。
說起來在信義市場做生意的大多是外地人,河南、四川、湖北、山東人居多,還有銀川郊區及靈武、吳忠、固原等地的。我還記得有位湖北籍賣肉的雷師傅,原來在家鄉是當過村官的,兒子考上大學時動情地對我們幾位老顧客感慨:謝謝寧夏這方水土接納了我們,讓我們在銀川安居樂業。是的,銀川雖然與「銀」無關,而是因鹽鹼地是銀色的而得名,但「天下黃河富寧夏」,作為寧夏首府的銀川也不例外是富庶。這個移民地區的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也是滿足的!
我邊拍照邊向前走,看見小陳菜店的老闆娘就在店門口剝豌豆。新鮮出殼的豌豆碧綠圓潤,煞是誘人,我買了兩斤。老闆娘說原來你是記者啊!我說不是。她說看你拍照的樣子,以為你是呢!我說只是想寫寫信義市場,她說那你一定要寫我們許多老商戶都還在信義市場,信義市場是還在的啊!她還說「路修好了,顧客卻少了,生意不如沒修路前」。
從小陳菜店出來,我又去了路對面的四川茂成菜店,拿我預約剝好的蠶豆,並買全蔬菜水果後,從旁邊的西安特色千層餅店買了芝麻餅和純鹼手工圓餅,繼續向前西拐就到龍灣味佳烤滷店買了醬雞胗和臧新宏老師文中提到過的銀川市最好吃的油炸花生米!
信義市場西出口南側是龍灣味佳烤滷,而北側是江南熟食店。老市場的兩家較有名的熟食店在新市場的西面呈南北鼎立之勢和諧共存著!
從西出口向東望去,便是中山北街了。路修好後的信義市場,東西通透了。
路的兩側,約有四、五十家商戶在底商營業房繼續經營著:有賣水果的、有賣蔬菜的、有賣麵條餅子的、有賣雞鴨牛羊魚肉的、有賣調味料的;還有羊雜碎店、酸辣粉店、早點鋪子等…….。這所有的店都是原信義市場的老店,他們的主人也非常捨不得離開老經營場所,租了店面原地發展。雖然租金要比以前的臨時棚攤位高很多,但他們還是留在了他們多年賴以生存的地方。
生命中,總有一些理由,是值得人們堅持下去的。
這裡沒有了信義市場的大牌匾,我也沒有看到信義巷的銘牌,但它是老銀川人和信義商戶的心中永遠的信義市場!也是老銀川人永遠的信義巷!它依然繼續著信義市場的那嫋嫋煙火,應有盡有,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也依然繼續著「信義」的初衷,繼續「信義」著!
時事變遷,花開花落,一年又一年,社會輾轉向前,遠去的舊時光,印記深深淺淺。歲月靜好抑或是滄桑,物是人非還是人非物是,那便是生活的模樣!
不一樣的模樣,也會有更好的姿態,迎接不一樣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