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李榕 通訊員劉畫敏、黃曉婷 新疆喀什的張女士來深圳探親,第一次下海的她沒想到大海給了她一個「別樣的」回憶。剛下海不到5分鐘,張女士就被突如其來的浪花衝擊到背部,摔倒在沙灘上。隨即出現四肢無力、頸肩部持續性麻脹,家人立即將其送到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羅湖院區脊柱科。經過治療,張女士昨日順利出院坐飛機回到家鄉。
浪花「打」到四肢無力 一度害怕癱瘓
7月中旬,張女士與家人一同到深圳探親遊玩,在內陸城市生活的她未曾見過大海,一到深圳就迫不及待地親友一同去到大梅沙海濱公園。來到海邊,看著蔚藍的大海,踏著浪花,張女士心情很是放鬆。因為海水剛沒過膝蓋,加之第一次下海,沒有預料海浪的威力,張女士玩得正是開心時,一陣海浪從背後襲來直接把她推倒,隨即她就感到四肢麻木無力,難以動彈。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張女士說到,「當時家人扶我上岸休息了一段時間,四肢持續麻漲感一直持續,手指無法握緊,一被觸碰就有被電擊的感覺,我很害怕,是不是癱瘓了。」
被海浪衝擊後四肢持續麻漲感,手指無法握緊。
準確分析病情 微創手術解除患者病痛
經醫生診斷,張女士確診為頸部脊髓損傷、頸椎間盤突出症及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脊柱骨科馬雪峰博士介紹,對於張女士的病情,急診採取了脫水及營養神經保守治療,有效緩解了病痛,但張女士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頸部脊髓神經受壓明顯且持續存在。若出現頸部猛烈撞擊或過度後仰,將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癱瘓,因此還是建議張女士進行微創手術治療。
在了解情況後,張女士表示願意接受手術治療。7月20日,由平樂骨傷科醫院脊柱骨科大主任易小波主刀,在顯微鏡下為張女士做了頸椎前路減壓、零切跡、椎間融合術,徹底解決了張女士脊髓受壓迫的情況,穩定了頸椎,成功解除了張女士日後因脊髓受壓可能導致癱瘓的定時「炸彈」。
張女士提及,之前在喀什當地曾被診斷有「頸椎管狹窄」,醫生也建議她進行手術治療,但因為當時對生活沒有造成影響,且擔心手術創口大及恢復周期長,就沒有下定做手術的決心。而此次意外,讓她在深圳「被迫」做了手術。能夠在這麼短時間,恢復得這麼好,她感慨深圳的醫術診的很「特別」。
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症 輕微外力也可導致癱瘓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脊柱骨科大主任易小波介紹,科室每年都會收治3-5例因為發育性頸椎管狹窄,在受輕微外力後而導致癱瘓的患者。易小波提醒像張女士這類已檢查出存在頸椎管狹窄問題的市民,應該及時就醫並聽從醫生建議,對頸椎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或進行微創手術治療。
微創手術。
頸椎管狹窄的患者在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現「揮鞭樣損傷」,例如在高速前進的機動車急劇剎車、車座靠背太矮,頭頸部無座靠抵擋的情況下,乘車人由於身體猛然向前運動,發生過伸展及過屈曲性運動,壓迫脊髓,就可能發生高位截癱的情況。
頸椎問題不容小視,普通市民也應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護。電子產品的盛行讓不少人成為低頭族,從而導致頸椎相關疾病高發,若發現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