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山苦蕒
學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英文名:China Ixeris
分類:菊科(Compositae),苦蕒菜屬
別名:苦菜、兔兒菜、兔仔菜、小金英、鵝仔菜、燕兒尾、 胭脂麻,白花敗醬,苦豬菜,苦齋,苦齋婆,苦齋麻。
山苦蕒野外極常見,嫩葉可食用,味辛、苦,微寒。不過現在基本沒人去吃這種野菜了,一般是吃栽培種的苦蕒菜,沒那麼苦澀,味道更加好。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主腸癰;肺膿瘍;肺熱咳嗽;腸炎;痢疾疾;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溼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撈員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塗;或煎水燻洗。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止瀉,消腫。治蛇傷,尿結石。
2.《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瀉肺火,涼血,止血,止痛,調經,活血,化腐生肌。治無名腫毒,陰囊溼疹,肺炎,跌打損傷,骨折。"
山苦蕒葉型變化極大
受環境或者氣候影響,紫色的也可見到。
這種植株形狀才是野外最為常見的。
下面這種就是栽培種的苦蕒菜
種中文名:苦蕒菜
種拉丁名:Ixeris polycephala Cass.
種別名 :秋苦蕒菜、盤兒草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苦蕒菜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