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賣貨郎,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他們挑著擔子,搖著撥浪鼓,走村串巷,一路叫賣,曾是鄉間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那些邊遠的農村地區,在那個什麼都匱乏的年代,正是這樣一群人,填補了人們物質和精神的空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伴隨著撥浪鼓的叫賣聲早已消失不見。但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賣貨郎」卻悄然出現在人們的身邊,繼續發揮著便民惠民的作用。
鄉村小商店變身電子服務站
從2015年起,在全國各地的城鎮、鄉村,陸續有很多小商店更名為「賣貨郎電子服務站「。門店還是那個熟悉的外牆,店長還是那張熟悉的笑臉,但裡面賣的東西卻不一樣了。貨架上的商品更多了,性價比也更高了。
而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店裡還多了一臺電腦。點開網頁,登錄賣貨郎商城一看,全國各地、甚至很多外國的商品都變得觸手可及。即使不會上網也沒關係,店長可提供導購、代購服務,從下單到收貨完全不用操心。
同時,店長還肩負為鄉親們「創收」的重任。無論是老張家果園自產的蘋果、老劉家自醃的菜乾,還是林大娘繡的小花包、李大嬸縫的千層鞋,店長通通都匯總了信息,上報給縣裡的賣貨郎運營中心,由運營中心統一招商,再上傳到賣貨郎商城,買到全國各地去。
(賣貨郎服務站開業)
全方位提升中國億萬農村百姓的幸福感
作為農業產業化經營與網際網路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業態,農村電商已成為改變農村傳統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新興農村電商服務平臺賣貨郎,主要圍繞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本地生活服務三大主要板塊,打造「賣貨郎」品牌,推廣農村電子商務的普及和應用,為廣大中小企業和農村消費者群體提供專業服務,共享現代化網際網路發展的便利和商機。
目前,賣貨郎已經在全國二十多個省份建立了縣域運營中心,形成由縣域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組成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提供信息採集、資源對接、人才培訓、線下體驗、質量追溯、售後服務等服務。而賣貨郎搭建的全國購物平臺「賣貨郎商城」和各運營中心的本地商城,則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提供了一條通路。
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
賣貨郎商城:http://www.51mhl.com 賣貨郎官網:http://www.51m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