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殺菌消毒利器「哈電衛世」問世!

2021-02-13 哈鍋之聲

面對突發新冠疫情,作為共和國長子,哈電鍋爐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圍繞新冠病毒消殺進行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快速投入到新冠病毒消殺一線,為解決當下人、物同防提供了高效、科學的保障,為抗擊新冠疫情做貢獻,充分體現了央企的責任擔當,也為公司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再拓空間。

據國際公認的臭氧滅菌消毒實驗數據表明:當加時4分鐘、投入濃度為12.6mg/L時,對冠狀病毒的殺滅率為99.99%。「哈電衛世」原型機已經過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測試,可以接近99.99%滅殺新冠病毒。

哈爾濱工業大學馬軍院士團隊的臭氧高級氧化技術、板式臭氧發生器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哈電衛世」採用馬軍院士團隊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臭氧高級氧化消毒技術,以空氣為原料電解製造臭氧,利用介質阻擋放電和多相界面催化有機組合產生等離子體、臭氧和單原子氧,是空氣淨化專用裝置。臭氧是國際上公認的廣譜高效殺菌消毒劑,可迅速破壞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結構,對各種致病微生物有很強的滅活作用,是目前對病毒和致病微生物消毒能力最強的消毒劑。臭氧投入到有新冠病毒的環境中,將病毒滅殺後再次分解為氧氣,對環境不產生任何副作用及殘留物。

「哈電衛世」主機材料採用鋁鎂鈦合金、純銀純鈦導電材料,納米催化劑材料等新型航天材料,主要由送風風扇、臭氧發生單元模塊、負離子空氣淨化模塊、活性炭吸附模塊、整機控制單元等構成。「哈電衛世」具有五大突出優勢:一是適應溫度範圍寬、可靠性高,採用新一代板式放電技術,通過風冷方式可以保證惡劣場景的使用,適應溫度可達-10℃至50℃(水冷方式適應溫度可達-40℃至75℃);二是殺菌消毒能力強、廣譜性好,適合多種致病微生物,特別是對病毒、真菌和芽孢等微生物也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同時可以去除異味、甲醛、VOC等環境汙染物;三是殺菌消毒速度快、無死角,臭氧化氣體擴散性好,濃度分布均勻,殺菌消毒速度是紫外線的1.5-5倍,是氯的600-3000倍;四是綠色環保、無二次汙染,利用空氣製取臭氧,殺菌消毒後剩餘臭氧可在半小時內分解成氧氣、無殘留,無需儲藏消毒劑原料;五是設備體積小、壽命長,採用板式一體化結構,體積比傳統消毒機減少2/3,更便於移動和攜帶,設備壽命長達10年以上。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總幹事再就疫情表態.
    據世界衛生組織官方推特發布的消息
  • 美方無端指責中國,世衛再回擊
    針對美方頻頻對世衛組織和中國進行無端指責,並威脅要從世衛組織「撤資」,多名世衛組織官員近期在公開場合予以回擊。當地時間13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發布會。針對有關中國的無端指責,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反駁道——早在1月12日,中國就分享了病毒基因序列,因此PCR檢測才可以被迅速開發並與全球分享。
  • 新的牛奶殺菌技術問世,比巴氏殺菌技術更厲害?
    近日,澳洲一家名為Nature的澳大利亞公司透露,開發了一種突破性的牛奶技術,可以在不需要加熱的前提下消除比巴氏殺菌更多的病原體,並使牛奶的冷藏保質期長達
  • ​聯說世衛總幹事如此肯定中國 樓曉峰 浙江遂昌
    重要連結:* 全國119位聯友撰聯敬輓抗疫一線警察李建生* 100多位聯友用楹聯告誡愛吃野味的人* 三門峽市楹聯學會深入疫情防控最基層慰問並捐贈物品世衛總幹事如此肯定中國樓曉峰 浙江遂昌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2月12日晚,在世界衛生組織於日內瓦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會上,有歐洲記者問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世衛組織為什麼是國際社會少數堅持表揚中國的機構之一?」
  • 廣州荔灣區消毒防疫資質、廣州番禺區高溫殺菌消毒、廣州從化區醫院冷庫消毒方法、
    廣州番禺區商場室內環境消毒、廣州荔灣區怎樣給內褲消毒殺菌、廣州黃埔區畜牧防疫消毒、廣州南沙區網球館給室內殺菌消毒、廣州越秀區冷藏如何消毒、廣州增城區潔淨區環境消毒
  • 廣州增城區怎樣給魚缸消毒殺菌、廣州南沙區商超消毒、廣州越秀區籃球場消毒滅菌單位
    廣州花都區食品冷庫消毒、廣州番禺區狗 蟎蟲 消毒環境、廣州白雲區消毒煙霧機、廣州南沙區4S店消殺防疫、廣州黃埔區冷庫清洗消毒、廣州天河區白酒可以消毒殺菌嗎
  • 白因子:150年顛覆性消毒殺菌液!
    整整150年消毒歷史的顛覆性產品!白因子(白細胞抗菌因子)消毒殺菌噴霧,高效、廣譜性、無色無味、無刺激、不粘滑、環保友好!目前所有的消毒劑,或有色或有味或有刺激;廣譜的消毒效果不好,消毒效果好的刺激性太強或著色!有沒有一款外用消毒抗菌產品滿足上述所有條件?有!
  • 世衛組織打開了一扇門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瑪麗安熱拉·西芒表示:「如今還沒有拿到疫苗的國家和地區,終於可以開始為其醫護人員和高危人群接種,這有利於通過COVAX機制實現平等分發疫苗的目標。」報導稱,在COVAX機制預計在上半年發放的3.372億支疫苗中,阿斯利康疫苗佔絕大多數。這些COVAX訂購的疫苗由印度血清研究所牽頭,在韓國和印度生產。
  • 公廁除臭殺菌消毒 I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在新冠疫情期間,龍遊縣中醫院引進我司的超氧芯除臭殺菌消毒系統,在運行之後,我們回訪了中醫院的保潔人員。我們向醫院保潔人員詢問安裝上超氧芯除臭殺菌消毒系統之後公廁的衛生情況時,她感嘆地道,「你們的設備工作的時候,真的可以消除廁所的臭氣,還可以聞到淡淡的消毒的氣味。
  • 突發: 世衛宣布中國 PHEIC, 但卻說
    秘書長譚德塞博士(Tedros)說,此宣布,世衛組織絕對不意味著要批評中國對疫情的反應,反而,他特別強調,在面對疫情上,中國方面,從上到下,付出了巨大代價和努力,比如:10天打造出一座醫院、在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期間,醫護人員24小時的晝夜工作…… 作為世衛組織的核心人物,他也專程抵達中國,做了實地考察,他對中國當前的抗疫情能力和決心
  • 世衛組織警告非洲!
    報導稱,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瑪奇迪索麗貝卡穆蒂當天在電話會議中向記者表示,上述預測系世衛組織一項新的非洲研究。該研究基於一個假設——即沒有採取防疫措施。不過,幸運的是,事實並非如此。但世衛組織表示,這可能將導致疫情暴發持續數年。「除非該(非洲)地區許多國家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否則新冠病毒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檢測、追蹤、隔離和治療。」穆蒂在另一份聲明中說。
  • 150度高溫蒸氣清洗、殺菌、消毒,你見過沒?
    爆料&合作請加小編私人微信:Wanfow雄盛大飯店響應政府號召:「清洗空調,節約電費能源」,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特聘請潔康5s空調服務公司對空調用150度高溫蒸氣清洗、殺菌、消毒,整棟樓的空氣如大自然一樣清新、健康!
  • 世衛專家怒了:美媒真無恥!
    隨著世衛組織專家組完成在中國的病毒溯源調查行程,那些曾被西方媒體和政客用來抹黑中國的陰謀論也被專家們一一駁斥。近日,《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媒炒作起「中國阻撓調查」、「中國拒絕分享數據」,援引多位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話稱,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的調查過程中,中國方面的某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調查進程。
  • 世衛專家怒了!《紐約時報》發布抹黑中國疫情報導簡直太無恥
    隨著世衛組織專家完成在中國的病毒溯源調查,多名專家公開表示「病毒極不可能從武漢實驗室傳出」,接連打臉西方某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和政客。但他們不僅沒有絲毫收斂,反而死性不改、變本加厲,進一步渲染傳播抹黑中國的陰謀論。
  • 世衛組織傳出來一則壞消息,讓各國領導人大失所望
    但據環球網報導,現如今世界衛生組織卻傳出來一則壞消息,那就是包括之前一直被人們寄予厚望的瑞德西偉等4種藥物被證明無效或療效甚微。該項實驗結果,讓各國的領導人,都感到非常的失望。 這個團結計劃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經過為期6個多月的研究實驗之後,世界衛生組織,還是無奈的公布該項計劃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 義大利被指欺騙世衛組織十幾年,去年還在騙, 直到暴發疫情
    據英國《衛報》1月22日報導稱,十幾年來,義大利被指並沒有按照世衛組織的要求來應對突發衛生事件,2020年2月4日還曾提交虛假評估報告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未被實驗室蓄意使用
    世衛組織專家組組長彼得·本·安巴雷克表示,此次國際專家組中國之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對疫情暴發時的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包括病毒傳播情況、病毒基因測序和野生動物溯源等領域。安巴雷克強調,「新冠病毒沒有被實驗室蓄意使用」,「疫情暴發之前沒人見過這種病毒」。
  • 電梯如何殺菌?
    電梯轎廂空間迫切需要專業的殺菌淨化設施,以保障乘梯人員的安全。(科林貝思電梯轎廂殺菌產品)科林貝思採用專業有效的空氣殺菌淨化技術◆ 消毒滅菌:通過4000-8000伏高壓直流(微電流)放電方式,形成高壓脈衝電場(正負電子數量超過1億/cm3),可瞬間擊穿細菌、病毒分子結構,使其失去活性從而達到消毒滅菌的功能。
  • 世衛組織:從蝙蝠身上培養新冠病毒,很少成功
    世衛組織專家組組長彼得·本·安巴雷克表示,此次國際專家組中國之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對疫情暴發時的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包括病毒傳播情況、病毒基因測序和野生動物溯源等領域。安巴雷克強調,「新冠病毒沒有被實驗室蓄意使用」,「疫情暴發之前沒人見過這種病毒」。
  • 食材的消毒殺菌保鮮還可以這樣做,實驗結果告訴你......
    而天燁水觸媒.臭氧殺菌系統(以下簡稱水觸媒)有殺菌消毒的功能,那麼,對食材的保鮮期有沒有積極影響呢?於是,我們就用蔬菜(上海青)分別進行了自來水清洗和水觸媒清洗、整顆和切割、常溫和低溫存儲的幾組結果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