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莆田幫"↑免費訂閱
(路雖遠,心連心)
莆田網事提醒:又到年底啦,忠門東莊各種百萬新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聘金更是水漲船高,一浪高過一浪,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有錢人家娶媳婦那是金光閃閃,普通人家娶媳婦砸鍋賣鐵,表面無限風光,背地裡卻滿腹心酸。針對莆田高聘金,你怎麼看呢?
上圖只是大概哦,希望網友補充,補充,補充,再補充。就像新度鎮中心可能十幾萬,靠近秀嶼、笏石那一帶都30起價。秀嶼有錢的有的可能拿一百萬現金,還可能還二百萬的也是有的。市區的話,大部分要求有房子,這價格就不要說了。
網友評論:忠門,乃至莆田,高聘金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每年年底,忠門聘金總是會持續的成為莆田街坊間最熱的話題。馬年春節最高的聘金一度達350萬元,這樣離譜的聘金讓眾生都想一睹新娘芳容。果不其然,有好事者,把350萬元的新娘照片上傳網絡,一時間讓多少同齡女生心裡頓生愛嫉妒恨。然而,世人在面對高聘金唏噓不己的同時,怎麼樣去理性看待這種極端的婚嫁習俗顯得尤為重要。
追根溯源,聘禮在古代屬「六禮」之一,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下聘禮等婚嫁潛規習俗。下聘禮,就是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彩禮的內容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金銀珠寶,各個時期不一,不同的經濟條件的家庭其彩禮也不盡相同,偶爾也有腰纏萬貫的大戶,聘禮則良田百畝,金銀無數。下聘禮,除了表示誠意之外,話外之音也傳遞著另一層意思「你就是我的人了」。
上千年過去了,時代進步了。活在當下,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文化也呈現出多元化。然而訂婚下聘禮仍是很多家庭男女婚嫁必遵的程序,或許是中國人崇尚禮儀的情結吧。不同的是,當下莆田的部分地區如「忠門下」婚嫁聘金年年見漲,一家賽過一家,百萬新娘屢現網絡,大有攀比鬥富之嫌。
從古至今,都沒有法律對聘禮進行明令約束或規範。就算活在文明的當下,法律也只是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顯然,我們沒有理由去幹涉富家子弟的婚嫁習俗。如果你看不慣,最多只能吶喊幾聲「富貴不能淫,我們要提倡婚嫁新風氣吧!」。
或許很多人只知道「忠門下」高聘金的表象,其實,除了聘金高外,據說這個地區的婚嫁中,還存在門當戶對、經濟聯姻的成份在內,才有「你下聘100萬,我嫁200萬」的「倒貼」現象,此外,回嫁的聘金一般都會存在新娘的名下,密碼只有在若干年後新娘生子女後,女方家人才會告知。而且,這些豪門篩選準新娘都格外嚴,首先要有貌,還要絕對的「純」。他們物色對象的年齡在18-23歲之間,凡是相親滿意後就有可能閃婚;有人戲稱這種婚姻為「忠門模式」「忠門速度」。
不難看出,其實這高聘金的背後,是一場利益的博弈,完全超出婚姻中下聘禮表誠意的本意。古有帝王家公主格格的政治婚姻,今有土豪間的經濟聯姻,都是在婚姻的表面下蘊含著某種利益。然而閃婚缺少了解,也可能為今後婚姻埋下危機,婚後若出現感情不和或其他因素而要分道揚鑣,這時高額的聘金就成為了絆腳石。風光嫁入豪門的少女日後遭遇婚姻不幸的事例也時常見諸報端,正所謂「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所以筆者以為,面對時下婚嫁中高額的聘金現象,女生沒必要產生羨慕嫉妒恨,男生也不必擔心自己將來的聘金會大漲特漲,因為其背離了下聘禮的本質,不可能會成為莆田婚嫁市場的標杆性水平,充其量是土豪們之間的一場遊戲罷了。
版權申明:部分網絡資料找不到原作者而無法署名。在此向原作者致謝。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原創文章請聯繫。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