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空姐,幽門螺旋桿菌值從405到25,醫生總結:或和做對一事有關

2021-02-22 燕無衣傳統文化

26歲空姐,幽門螺旋桿菌值從405到25,醫生總結:或和做對一事有關。

王霞姐是一個26歲的空姐,正是貌美如花的年齡。

而就在她事業愛情又豐收的時候,幽門螺桿菌卻「眷顧」上她了。

因此,王小姐甚至都不敢跟男友過於親密,怕傳染給男友了。可男友不知情,最終跟她分了手。

因為幽門螺桿菌會傳染,還是世衛組織認定的一類致癌菌,所以她很害怕,害怕自己的人生會不會就這麼早早結束了。

被男友拋棄後,王小姐一度得了抑鬱,工作也丟了。

這位空姐也不是沒有治療過,她用過好幾種抗生素。雖然有一些前期轉陰了,可後來又復發。

後來使用的時間長了,細菌也耐藥了,復發就成為了常態。正因為如此,她在醫生的建議下,不得不暫時放棄治療。

後來經得到高人指點,這名空姐的狀況才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幽門螺桿菌dpm值從最初的405也降到了25(100以內屬於陰性,超過100為陽性)。

據專業人士介紹,幽門螺桿菌使用四聯抗生素殺菌之後,復發越來越普遍了,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細菌的耐藥越來越強,普通的抗生素容易殺菌失敗;

2、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59%,哪怕是轉陰了,也很有可能被他人再次感染上;

所以,必須解決好上面的兩點,才能夠真正清除幽門螺桿菌,並做到不復發。而常規的殺菌法,是很難做好上面兩點的。

這是因為,無論你用什麼殺菌,細菌的進化速度很快。幽門螺桿菌也是一種很容易變異的細菌,它會不斷變異,使其產生耐藥的本領。

雖然說99.99%都逃不過抗生素的追殺,但只要有那麼一兩隻細菌逃脫了,加上細菌強大的繁殖能力,用不了多久,就繁殖出一大「窩「出來。

幽門螺桿菌也是屬於易感細菌,單純的殺菌方法根本做不到防止再感染,只能被感染後又再次殺菌。可我們不可能不吃飯,在吃東西的同時又被幽門螺桿菌「從口入」了。

由上面的方法可得出,要清除幽門螺桿菌不能直接殺菌,必須換個思路來除菌。

祖國醫學普遍認為,感染幽門螺桿菌主要還是我們胃內部的原因,使幽門螺桿菌容易入侵。因為感染的人,他們的胃通常都是寒溼的胃,只有寒溼的胃,幽門螺桿菌才更容易生長。

這原理就像蘑菇一樣,蘑菇也只能在陰涼又潮溼的柴草上生長,要除掉蘑菇不能僅拔掉蘑菇,因為新蘑菇會再長出來(類似復發)。

可一旦把這些柴草晾乾或曬乾,柴草的溫度及溼度都發生改變了,蘑菇就無法生長(不復發)。猴菇砂仁食用菌液。

能夠把胃環境從寒溼向溫燥轉變,像幽門螺桿菌無法繼續再在胃裡生長,這樣就可以達到除菌目的。

有意思的是,它並沒有直接殺菌,通過巧妙的調節胃環境,讓幽門螺桿菌無法生長而死。

因為猴頭菇成分和丁香,養胃的大棗這些成分,它們都是性溫的養胃物,可幫助調理胃環境。不需要直接殺菌,所以沒有耐藥問題。又能防止再次感染而復發,因為細菌無法在溫燥的胃裡面生存。

還有剩下的沙棘也是性溫的,它更多的是為胃細胞的修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砂仁成分抑制胃酸分泌,也是很常見的養胃品。銀耳免疫之王,萊菔子促消化。

通過它們之間作用,共同把胃調理好。令幽門螺桿菌無法生長,達到防復發和轉陰目的。

相關焦點

  • 胃脹:幽門螺旋桿菌「咬爛」你的胃!早上起床喝一杯,桿菌全給衝光光!
    幽門螺旋桿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0-30歲人,38%,70歲人群為78%,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接觸幽門螺旋桿菌的機會越來越多                                         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症狀:             1)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主要是反酸、
  • 胃病提醒:胃部最怕「一種水」,你若愛喝,衝走幽門螺旋桿菌,胃會感激你!
    玩得好的朋友還老給我口香糖,還問我用的牙膏是不是不好,一問才知道,是我口臭太重.去醫院一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胃裡原來也會有細菌。醫生給我的建議是滅菌,說是不趁早的話,久了可能肚子會更不舒服,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什麼症狀呢?
  • 蔓越梅咀嚼片:因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得以改善
    在之後要回去過年了,我老婆又經她溫州一醫的護士同學介紹,幫我約了溫州一醫名醫館的一位內科專家醫生(我當時其實已經不太情願去了)。這醫生感覺還是不錯的,把脈,看舌頭,說我胃溼氣重,不是胃寒,另外那天是周末,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測試,就不知道胃內還有沒有菌,醫生就只開了一周調理的中藥,另外約到年後做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測試。2016年2月3日檢測報告如上。
  • 醫生提醒:幽門螺旋桿菌來臨時,飲食牢記「三不吃」,胃或舒坦
    要想避免感染上幽門螺桿菌,首先要提高自身抵抗力,除此以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儘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有一些食物堪稱幽門螺桿菌的幫手,若能管住嘴不吃,胃也會感激你。醫生提醒:幽門螺旋桿菌來臨時,飲食牢記「三不吃」,胃或舒坦不吃生食:如果胃不舒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記住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 幽門螺旋桿菌:一旦感染,身體會出現這6個症狀!
    幽門螺桿菌到達上皮表面後,通過粘附素,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連接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排空。並分泌過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以保護其不受中性粒細胞的殺傷作用。幽門螺桿菌富含尿素酶,通過尿素酶水解尿素產生氨,在菌體周圍形成「氨雲」保護層,以抵抗胃酸的殺滅作用。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導致哪些疾病?
  • 腸胃不好:早上喝水時放3粒,胃不疼不反酸,幽門螺旋桿菌也殺死!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的細菌。
  • 2歲女孩半夜吐血,真相讓人難以接受!家長千萬別這麼做了
    品牌推廣請聯繫晚報君微信號:cdwb007一個2歲的小寶寶竟得了胃潰瘍!還需要做胃鏡!這怎麼可能?小寶寶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醫生判斷,這跟奶奶平常給孩子餵食的方式有關。晚上臨睡前一頓奶,沒喝兩口,多多又吐了。好不容易哄她睡著,睡到凌晨,多多又吐了好多,幾乎是呈噴射狀的。而這回吐出來的不是白白的奶,而是咖啡色的液體。全家人都慌了,大半夜把多多送到醫院。醫生給孩子做了胃鏡後,很快確定了病情,多多得了胃潰瘍,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HP),引起胃黏膜炎症,削弱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醫生看到檢查結果也著實一驚。
  • 新研究:根除幽門螺桿菌,2個藥就可以,效果好而副作用少
    幽門螺旋桿菌,因為和胃癌的發生有關又被稱為癌症細菌,同時它也是跟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密切相關。
  • 8歲女童肚子痛了一年!媽媽悔恨不已:是我做錯了!
    幽門螺旋桿菌應該是大家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常聽說卻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有關,而因為我們傳統的進餐模式——爸爸餵一勺、媽媽夾一塊,這位神秘客也對兒童有著巨大的殺傷力。每到夜裡涵涵就因肚子疼坐立難安,有幾天疼得全身直冒冷汗,這下可急壞了爸媽,立即取消行程,帶著涵涵回國。飛機剛落地杭州,媽媽就帶著涵涵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科,朱銀燕副主任醫師接診後,一聽涵涵的症狀,就問道:「家裡有沒有人有胃病?或者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情況?」涵涵媽一聽就納悶了,自己平時給孩子吃的也很注意,這麼小的孩子,不應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啊。
  • 胃脹:胃有病的人,沒事常喝「這水」,抑制幽門螺旋桿菌,修復胃黏膜
    現在基本上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下班回家不妨做些養胃的食材,給自己的胃也好好的放一個假。今天營養師大喬就給大家帶來一款養胃的食材,胃有病的人,沒事常喝「它」,抑制幽門螺旋桿菌,修復胃黏膜。它就是番薯,番薯中還有豐富的纖維素,有效的緩解胃不舒服的症狀,還能有效的防止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接下來就把這款番薯慄子糖水的具體做法教給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 提醒: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口臭厲害,往往和家長的一個習慣有關
    簡單來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持常年吸附於口腔、胃腸道內的格蘭陰性桿菌,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有很大的關係,兒童收到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能與因為胃腸系統發育並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幽門螺桿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平時如果不注意手衛生或者經常在公眾場所使用餐具的兒童更易感染,初期並沒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如果已經明確感染可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口臭等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
  •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女子服藥後竟中毒!醫生提醒…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江蘇一女子自行去藥房買藥結果服用後中毒了
  • 醫院最新發現:胃不好,往開水裡丟5粒,飯後一杯,7天把幽門螺旋菌衝乾淨
    大量研究表明,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的胃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侵入胃黏膜引起的。胃痛的「真正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清除幽門是消除胃痛的唯一方法。其他一切都是表面的。幽門螺桿菌會使胃黏膜繼續被摧毀,胃黏膜內是一層保護胃,是保護胃健康的防線,胃黏膜損傷會導致多種胃部疾病,比如胃痛,因此,有必要及時控制幽門螺桿菌的損害胃和胃黏膜。
  • 醫生提醒:胃部3個症狀要警惕,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
    提到幽門螺桿菌,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很多得胃病的人都會感染的。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性細菌,人群中幾乎一半終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炎,15% ~ 20% 發展成消化性潰瘍,低於1%發展為胃癌。
  • 蔓越莓的營養價值、保健價值和強大功效!
    項目每100g含有營養素參考值%能量1347千焦(kj)  16%蛋白質  0.4克(g)  1%脂肪  1.1克(g)    2%碳水化合物83.1克(g)    28%1.有助於抑制多種致病細菌(包括大腸桿菌)生長和繁殖,阻止這些致病菌與體內細胞(如泌尿道上皮細胞)發生黏附,預防和控制婦女泌尿道感染以及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提醒各位:十胃九病六幽門,1種葉子是「養胃高手」,喝水放幾片,幽門全死光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對胃傷害很大,但是我們要知道,胃病是三分治七分養。即使沒有這種細菌,經常飢一頓飽一頓,偶爾暴飲暴食,經常吃生冷、麻辣的食物,甚至是不潔的食品,對胃的傷害也是致命的。口裡無料。讓焦油含量低至8毫克。
  • 醫生:都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從胃炎到胃癌,只需要4步(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其他胃部疾病也有可能演變成胃癌,如:胃穿孔、胃出血、胃潰瘍、胃脹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下存活的微生物種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為1類致癌物。它可以啟動「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