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接診了一個兒童患者,上腹部總是出現反覆疼痛,還總會伴隨口臭,就算是一天刷兩次牙齒還是避免不了口腔的異味,平時一直在用一些抑制口臭的漱口水並沒有任何的效果,直到今天早上又開始出現腹痛,剛吃完的早飯又吐了出來,媽媽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緊急送來醫院就診,聽完患者的主訴,建議進行內鏡檢查,果不其然內鏡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陽性。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兒童為什麼會被感染呢?
簡單來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持常年吸附於口腔、胃腸道內的格蘭陰性桿菌,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有很大的關係,兒童收到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能與因為胃腸系統發育並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幽門螺桿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平時如果不注意手衛生或者經常在公眾場所使用餐具的兒童更易感染,初期並沒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如果已經明確感染可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口臭等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一定要格外重視,積極治療。
提醒: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口臭厲害,往往和家長的一個習慣有關
很多家長並不清楚幽門螺桿菌是通過什麼途徑進行傳染的,最主要的兩種方式就是口對口傳播和糞口傳播兩種,平時也不會注重孩子的衛生情況,尤其是爺爺奶奶這一輩分的人更是喜歡用嘴餵食給孩子,很多老人的牙齒受損,經常會佩戴假牙進食,如果假牙的清潔不到位也有可能會增加幽門螺杆螺桿菌的感染,或者用嘴巴先嘗試孩子的奶瓶溫度等,這些都是幽門螺桿菌傳播的主要方式,幼兒的胃腸功能本身就很薄弱,沒有絲毫的抵抗力,這個時候具有幽門螺桿菌的攜帶者進行口對口傳播,幼兒被傳染上的可能性很大,另外接觸一些被汙染的水源和食物也會被傳染,尤其是飲用水的衛生情況一定要達標,平時食用的水果蔬菜一定要經過流水清洗,把殘留在水果蔬菜上的農藥成分徹底洗乾淨,否則也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第一禁止嚼食餵養很多老一輩的人總喜歡用嘴咀嚼食物給孩子食用,平時你說他們幾句,他們還不高興,還要繼續說道你們從小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你們出現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所以家長一定要和家中老人進行良好的有效溝通,口腔裡面的細菌經過口對口傳播都會進入到兒童的口腔,增加感染的風險,另外除了口對口餵食,儘量減少與嬰兒的嘴唇親密觸碰,尤其是很多家長行喜歡在夜裡睡覺摟著孩子睡,也可能造成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第二進行分餐制一般我們聚餐時或者吃飯都會存在吃大鍋飯的現象,如果家中有胃炎史或者幽門感染史的人群一定要間隔開來,平時使用的碗筷都要進行高溫消毒才能夠使,建議使用分餐制,在外面公眾場合儘量使用公碗公筷,避免感染,在公司食堂或者學校人群也要做好防護,儘量從家裡面自帶飯盒。
第三注意手衛生建議在飯前飯後都要有勤洗手的好習慣,不僅要用流水衝洗,還要進行消毒,絕不放過任意一個隱藏的角落,尤其是很多孩子喜歡玩玩具,這些玩具都沒有經過消毒就被孩子放進口腔裡面,這些都容易增加感染的風險。
第四定期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對於超過40歲、具有胃炎病史的人群建議每年都要進行內鏡檢測,要知道胃癌的第一重要誘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是對於兒童來說一般不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主要因為兒童感染誘發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小,另外很多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後都是可以自行恢復的,除非是具有家族遺傳史、慢性胃炎史等誘因,需要每年進行檢測,防止感染。
綜上所述,幽門螺桿菌具有一定的傳播性,平時一定要注意預防,如果已經感染及時的諮詢醫生積極治療,或可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