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想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吃藥應該注意些什麼?

2021-12-10 健康諮詢報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和全國幽門螺桿菌研究協作組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指出:「幽門螺桿菌胃炎不管有無症狀或併發症,都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根除治療對象可擴展至無症狀者」。根據《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根除幽門螺桿菌建議採用標準的含鉍劑的四聯方案治療10~14天。

四聯方案:1種質子泵抑制劑PPI+1種鉍劑+2種抗生素。根據抗生素組合的不同,四聯方案中又有7種不同的抗生素組合。鑑於抗生素都屬於處方藥,病情不同選藥不同,過敏史不同選藥也不同,因此一定要在專業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選用。

質子泵抑制劑的標準劑量為艾司奧美拉唑20毫克、雷貝拉唑10毫克(或20毫克)、奧美拉唑20毫克、蘭索拉唑30毫克、潘託拉唑40毫克、艾普拉唑5毫克,以上任選一種即可。

不論選擇哪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均建議早、晚餐前半小時空腹口服。質子泵抑制劑通常為腸溶片劑或腸溶膠囊,需要吞服,不能咀嚼或敲碎服用。該類藥物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痛、腹痛腹脹等胃腸道不適,通常容易耐受。

目前比較常用的鉍劑為枸櫞酸鉍鉀,推薦劑量為每次220毫克,每日2次口服,通常建議在早、晚餐前半小時和質子泵抑制劑同時口服。

服藥期間口內可能帶有氨味,並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偶見噁心,便秘,停藥後即自行消失,不必恐慌。

兩種抗生素建議早、晚餐後半小時口服。可選擇的抗生素主要有:

每日兩次,每次1000毫克,口服給藥,可與牛奶等食物同服。

推薦劑量為1次500毫克,每日2次。不推薦口服緩釋劑型,建議使用普通片劑或膠囊。

推薦劑量為1次500毫克,每日3~4次。

推薦劑量為1次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本藥後吸收僅為給藥量的5%。

推薦劑量為每次500毫克,每日1次,或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

推薦劑量為1次400毫克、每日3~4次。

初始治療不建議選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建議選擇低耐藥率抗生素組合,如含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方案,可提高根除成功率,青黴素過敏者,用耐藥率低的四環素替代阿莫西林。

相關焦點

  • 【科普】根除幽門螺桿菌,吃藥要注意些什麼?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慢性感染後有可能導致胃癌的細菌。感染 Hp 後,有些人可能沒有症狀,也有少數人可能因為感染繼發胃、十二指腸潰瘍,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餐後飽脹感、打嗝、噁心、嘔吐等症狀。Hp 感染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因此,一旦診斷了 Hp 感染,且經消化科醫生評估後有治療的必要,就一定要認真吃藥,徹底把這個細菌殺掉。
  • 新研究:根除幽門螺桿菌,2個藥就可以,效果好而副作用少
    在我國,幽門螺旋桿菌的平均感染率已超過50%。因此,國內外專家都建議大部分情況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最好根除它。一直以來,幽門螺旋桿菌一線的治療需要吃4種藥物,也就是傳統的四聯根治療法:2種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藥。四聯療法總體療效不錯,但也有一些患者由於吃的藥物過多或者存在藥物不良反應就沒有堅持吃夠療程造成根除效果不佳。
  • 根治幽門螺桿菌用什麼藥?需要注意什麼?
    在胃黏膜處於非萎縮階段時,根除幽門螺桿菌(簡稱Hp)可有最大獲益。2017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和全國幽門螺桿菌研究協作組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指出:「幽門螺桿菌胃炎不管有無症狀或併發症, 都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根除治療對象可擴展至無症狀者」。
  • 《胃腸病學》:只有根除幽門螺桿菌,才能真正降低胃癌風險
    ,而幽門螺桿菌是胃癌最常見的重要的危險因素。最新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胃腸病學)雜誌的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收集了大量美國患者的數據,用以計算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非近端胃腺癌的發生率和危險因素。其次要目標在於確定治療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如何影響癌症風險。該研究發現吸菸者患胃癌的風險明顯更高。只有根除掉幽門螺桿菌感染,才能降低其患胃癌的風險。
  • 醫院最新發現:胃不好,往開水裡丟5粒,飯後一杯,7天把幽門螺旋菌衝乾淨
    大量研究表明,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的胃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侵入胃黏膜引起的。胃痛的「真正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清除幽門是消除胃痛的唯一方法。其他一切都是表面的。幽門螺桿菌會引起胃病一旦進入胃中,幽門螺桿菌就開始瘋狂繁殖,即使是胃中的強酸也能迅速適應,迅速將強酸轉化為滋養幽門螺桿菌生長的營養液。它們能在強酸中生存。當幽門螺桿菌反覆損傷胃黏膜時,緩慢增加胃酸會侵蝕胃黏膜,輕則會出現胃炎,重則會在胃表面形成一個洞,即胃潰瘍。
  • 提醒: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口臭厲害,往往和家長的一個習慣有關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兒童為什麼會被感染呢?簡單來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持常年吸附於口腔、胃腸道內的格蘭陰性桿菌,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有很大的關係,兒童收到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能與因為胃腸系統發育並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幽門螺桿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平時如果不注意手衛生或者經常在公眾場所使用餐具的兒童更易感染,初期並沒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如果已經明確感染可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口臭等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
  • 腸胃不好:早上喝水時放3粒,胃不疼不反酸,幽門螺旋桿菌也殺死!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的細菌。
  • 幽門螺旋桿菌:一旦感染,身體會出現這6個症狀!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女子服藥後竟中毒!醫生提醒…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江蘇一女子自行去藥房買藥結果服用後中毒了
  • 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常吃4物,消炎殺菌,預防口臭
    口臭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研究發現,很有可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的。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 秋冬治癒幽門螺桿菌,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原標題:巖藻多糖FEMY-R7在體內和體外的抗幽門螺桿菌活性①研究巖藻多糖FEMY-R7對幽門螺桿菌生長及胃感染的作用,同時與泮託拉唑作對比;②體外實驗結果:巖藻多糖在100 µg/mL濃度下能夠完全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③體外實驗還表明,巖藻多糖在1500 µg/mL濃度時能夠有效抑制尿素酶的活性
  • 醫生提醒:胃部3個症狀要警惕,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
    提到幽門螺桿菌,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很多得胃病的人都會感染的。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性細菌,人群中幾乎一半終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炎,15% ~ 20% 發展成消化性潰瘍,低於1%發展為胃癌。
  • 藥健康:丹參提取物可滅幽門螺桿菌,藥品集採45種藥品降價一半~
    丹參提取物可殺滅幽門螺桿菌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洪凱教授團隊,成功篩選獲得新型抗耐藥性幽門螺桿菌的候選藥物二氫丹參酮I。該丹參酮單體具有高效快速殺滅幽門螺桿菌、抗幽門螺桿菌生物膜、安全且不易耐藥等優越性,有望作為一個有前途的抗幽門螺桿菌候選藥物進入臨床前研究。
  • 醫生提醒:幽門螺旋桿菌來臨時,飲食牢記「三不吃」,胃或舒坦
    提起幽門螺桿菌,相信大家也不會那麼陌生,畢竟很多人也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滋生,也是出現各種胃病的兇手之一,而且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也比較強
  • 胃病提醒:胃不好的人一定要吃這些,養胃又殺幽門螺桿菌,胃病減輕了很多
    在這個不好好吃飯的年代,把藥當飯吃的年代,把營養素當飯吃的年代,把零食當飯吃的年代,加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極高,不少人常常帶著胃病,十人九胃就是這麼來的。很多人可能以為胃痛只要吃點胃藥就好了的,但是吃了還是隔三差五的 痛,那誰能受得了。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怎麼養?可以靠食物。不合適的食物會吃壞人的胃,合適的食物也可以把胃養好。
  • 請注意:胃不好的人,多喝3種養胃湯,少炎症,還抑制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菌,是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胃病提醒:胃部最怕「一種水」,你若愛喝,衝走幽門螺旋桿菌,胃會感激你!
    去醫院一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胃裡原來也會有細菌。醫生給我的建議是滅菌,說是不趁早的話,久了可能肚子會更不舒服,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什麼症狀呢?1、口臭幽門螺旋桿菌入侵,嘴巴會向你信號,這種信號非常直白,就是口臭,而且是長期的、頑固性的口臭,牙刷牙膏是沒辦法清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