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本京都共識報告指出:降低胃癌風險的程度取決於根除治療時胃黏膜萎縮的嚴重程度和範圍。在胃黏膜處於非萎縮階段時,根除幽門螺桿菌(簡稱Hp)可有最大獲益。
2017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和全國幽門螺桿菌研究協作組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指出:
「幽門螺桿菌胃炎不管有無症狀或併發症, 都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根除治療對象可擴展至無症狀者」。
根據《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根除幽門螺桿菌建議採用標準的含鉍劑的四聯方案治療10-14天。
昨晚直播間不斷有朋友諮詢四聯是指什麼,簡單說,四聯是指:1種質子泵抑制劑PPI+1種鉍劑+2種抗生素。
然後根據抗生素組合的不同,四聯方案中又有如下7種不同的抗生素組合。鑑於抗生素都屬於處方藥,病情不同選藥不同,過敏史不同,選藥也不同,一定要在專業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選用。
以下,給正在服用四聯的朋友提供一些實用用藥注意事項。
1.質子泵抑制劑(PPI)
質子泵抑制劑的標準劑量為艾司奧美拉唑20mg、雷貝拉唑10mg(或20 mg)、奧美拉唑20 mg、蘭索拉唑30 mg、潘託拉唑40 mg、艾普拉唑5mg,以上任選一種均可。
不論選擇哪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均建議早、晚餐前半小時空腹口服。
質子泵抑制劑通常為腸溶片劑或腸溶膠囊,需要吞服,不能咀嚼或敲碎服用。
該類藥物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痛、腹痛腹脹等胃腸道不適,通常容易耐受。
2.鉍劑
目前循證證據較多的鉍劑為枸櫞酸鉍鉀,推薦劑量為每次220mg,每日2次口服,通常建議在早、晚餐前半小時和質子泵抑制劑同時口服。
服藥期間口內可能帶有氨味,並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偶見噁心,便秘,停藥後即自行消失,不必恐慌。
3.兩種抗生素
兩種抗生素建議早、晚餐後半小時口服。
3.1阿莫西林
每日兩次,每次1000mg,口服給藥,可與牛奶等食物同服。
【注意事項】:
(1)對青黴素類藥過敏者禁用;
(2)有哮喘、溼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嚴重腎功能損害者;肝功能損害者;老人慎用。
(3)服藥期間可能會觀察到腹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牙齒變色等情況,停藥後可恢復。
3.2克拉黴素
推薦劑量為一次500mg,每日2次。不推薦口服緩釋劑型,建議使用普通片劑或膠囊。
【注意事項】:
(1)本藥與口服降糖藥和(或)胰島素合用可導致顯著的低血糖。推薦合用時謹慎監測血糖。
(2)與華法林合用存在出血風險,需要加強監測。
(3)用藥期間可能感到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味覺異常、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等情況,停藥可以恢復。
3.3四環素
推薦劑量為一次500mg,每日3~4次。
【注意事項】:
(1)服藥時應飲用足量水(240ml),避免引起食管潰瘍並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2)服藥期間可能出現噁心、嘔吐、上腹不適、腹脹、腹瀉、食管炎(多發生於服藥後立即臥床的患者)、食管潰瘍(多發生於服藥後立即臥床的患者);
(3)用藥期間注意防曬,不應直接暴露於陽光或紫外線下;
(4)8歲以下兒童使用本藥可致恆牙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骨骼生長抑制,故8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
3.4呋喃唑酮
推薦劑量為一次100mg,每日2次。口服本藥後吸收僅為給藥量的5%。
【注意事項】:
(1)G-6PD缺乏症患者、14歲以下兒童及妊娠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2)潰瘍病、支氣管哮喘患者不宜使用本藥。
(3)服藥期間可見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
(4)口服本藥期間飲酒,可引起雙硫侖反應,表現為皮膚潮紅、瘙癢、發熱、頭痛、噁心、腹痛、心動過速、血壓升高、胸悶、煩躁等。建議用藥期間和停藥後5日內禁止飲酒。
(5)日劑量超過400mg或總量超過3g時,可引起精神障礙、多發性神經炎。
3.5左氧氟沙星
推薦劑量為每次500mg,每日一次或每次200mg,每日2次。
【注意事項】:
(1)妊娠及哺乳期婦女、18歲以下患者禁用;
(2)使用本藥可能干擾血糖,服藥期間建議密切監測血糖;
(3)服藥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不適或視覺異常、耳鳴、幻覺、嗜睡、失眠、頭暈、頭痛等症狀;
(4)服藥期間多飲水,避免日曬;
3.6甲硝唑
推薦劑量為一次400mg、每日3~4次.
【注意事項】:
(1)服藥期間可能會出現味覺障礙、口腔黏膜炎、舌苔改變、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2)服藥期間飲酒可能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包括腹部絞痛、噁心、嘔吐、頭痛等,建議用藥期間及用藥後至少3日內停用含酒精飲料。
最後提醒:初始治療不建議選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建議選擇低耐藥率抗生素組合,如含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方案,可提高根除成功率,青黴素過敏者,用耐藥率低的四環素替代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