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傾瀉,海水澄淨,白沙灘晃眼,海鷗群時時掠過又停落。
2015年2月25日,坐在Rasdhoo島上的海邊小屋裡,我點了一份海鮮炒麵。
海鮮是好海鮮,石斑、章魚和蝦佔了整盤面的一半。但眼前的面卻超出了我的認知,麵條似乎禁不住海島的熱情,被燙了個大波浪——是方便麵。
意外的,很香,很好吃。
那是我第一次吃炒方便麵。
自此,對炒方便麵有了執念。
「小馬炒麵」是一個夜宵攤,晚上六點出攤,桌面很乾淨。每每經過,攤前常常站著顧客,一兩個,有時三五個,絡繹不絕。
晚上健身回來,常會覺得餓。經過「小馬炒麵」時,總喜歡點一份裡脊肉炒方便麵。
小馬會把火開得很大。
火苗呼呼躥著,鍋燒得冒出了熱煙。
一勺油,一個蛋,一把青菜和捲心菜,一捏豆芽,一大團方便麵,一串裡脊肉,在大火裡叮叮哐哐被不斷翻炒。
小馬顛著鍋,時不時用筷子攪拌。調味料在特定的節點被投進鍋裡,麵條染上醬油的顏色,在不住翻騰的熱氣裡顯出誘人的模樣。而蔥在熱火中被輕輕翻炒後,成了最好的點綴。
每一種麵條都是自己的魅力。
方便麵的魅力在於不需要太多油,就能擁有足夠的香氣。所以炒麵端上桌時,香味先急急竄進了鼻子。
面炒了很久,有著恰到好處的柔韌。蔬菜帶來清爽脆嫩的口感,裡脊肉和蛋散落在麵條裡,麵條早已被調味料包裹得色澤誘人。
第一口並不驚豔,但那種味道卻意外地催你吃著第二口、第三口……菜香、肉香、蛋香、蔥香、面香,卻越吃越有味。像是飢餓時候,恰好遇到了能夠填飽肚子又足夠打動味蕾的食物。
在路邊小攤吃炒麵還是別有滋味的。
微弱的燈光,掠過的涼風,配一瓶冒著泡的汽水。很好。
【美味搜尋指南:丹南路下半河村靠近東谷路的一個路邊攤,就在白天的雜糧煎餅攤位處。晚上六點出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