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波羅多》:史前核戰爭毀滅古印度文明

2021-02-23 科學解碼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Mahaba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意譯為「偉大的波羅多王后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鬥爭,與《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寫成於公元前一五○○年,距今約有三千五百多年了。據說書中記載的史實比成書時間早了二千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發生在距今約五千多年前。

成於三千多年前的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記載多場激烈的戰爭,此插圖描繪了諸神乘坐飛毯觀看戰爭的場面。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恆河上遊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中來看,那是核子戰爭!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飛彈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威力無窮。剎那間,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接著開始颳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在廣大地域內,動物灼斃變形,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把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如果阿特瓦坦的武器造成的後果像一場火暴,那麼古爾卡製造的攻擊後果則是一場核彈爆炸及放射性落塵中毒。

第二次戰爭的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爆裂,飛翔的鳥類被高溫灼焦。為了逃脫死亡,戰士們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遊發現了眾多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巖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我們知道,要使巖石熔化,最低溫度要達到攝氏一千八百度。一般的大火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裡,人們也發現了許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制家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發現了類似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與今天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從這些與史料記載吻合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推測五千多年前人類也曾在印度發展出高度文明,對核能的應用非常熟悉,最後卻由於爭權奪利而濫用核能,使他們遭到毀滅。相較於非洲奧克洛發現的二十億年前的核反應爐,當時的人類能運用於和平用途,同時利用天然地形堆放核廢料,這種高度物質文明顯然是由相對高度的精神文明下所發展出來的,運轉了五十萬年即代表了五十萬年的和平與繁榮。否則像史詩中描述的用核子武器互相攻擊,可能不消五十年就毀滅了!現代人類才幾十年的核能技術,光為了核廢料爭論不休,遑論其他,我們真該為此感到汗顏呢。

相關焦點

  • 核戰爭爆發,中俄會共同應對嗎?
    特別是當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出現之後,相互毀滅就成為了大國之間進行核戰爭的唯一結局,在上世紀的美蘇冷戰對峙期間,美蘇雙方都陷入到了唯核武器論的怪圈,兩國在這個過程中生產了大量的核彈頭,敵意螺旋地不斷上升,導致人類世界在核戰邊緣走了一圈。
  • 陳傻子:我詛咒叫囂核戰爭的野犬們天誅地滅、斷子絕孫
    《我詛咒叫囂核戰爭的各類野犬們天誅地滅、斷子絕孫》你要想毀滅人類毀滅地球你就叫囂吧你要想全城停電停水停氣醫院也被夷為平地你就叫囂吧你要想所有的食物、水都有核輻射都不能吃沒死的人也是瞎子>你要想破滅孩子的希望你要想葬送人類的未來你要想把地球拖到地獄裡去你就叫囂吧你們是世界上心腸最壞的人最卑劣的人最毒的人最惡的人最該死的人我詛咒你們一千遍一萬遍叫囂核戰爭的各類野犬們
  • 刺客信條:刺客-馬可·波羅
    當蒙古人進攻馬西亞夫的時候,阿泰爾護送波羅兄弟帶著寫有他生平的手札,和五把第一文明鑰匙離開。雖然手札因蒙古人而遺失了,但波羅兄弟成功地將五把鑰匙如約藏在了他們在君士坦丁堡的家中,並且在城中成立了一個刺客公會。
  • 一個幻想毀滅世界,滅掉人類的網絡大V
    以前我們在做軍事研究的時候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有把核彈投放到美國本土才能將美國毀滅    而事實上打幾百枚核彈過去,次生災害等等會將這個世界全部毀滅。這樣算起來,就完全沒有必要把核彈投過去,想毀滅世界其實很容易,在這裡舉三個例子:   1、在太平洋引爆裝滿核彈頭的核潛艇,巨浪可超過2000米,將淹沒除了青藏高原以外的所有地區;   2、在喜馬拉雅山脈同時引爆數千枚核彈,可以改變地球的公轉軌道,地球將帶著全人類飄向漫無邊際的黑暗宇宙;  3、在四川盆地深鑽10000米,埋入數千枚核彈同時引爆,將激起地心的坍塌
  • 科普:四大文明是哪四大古國?為何只在中國盛行?
    在歷史教科書中,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今天的伊拉克
  • 當核戰爭升級為氣象戰,誰能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事實證明,這部電影的殺傷力是非常強的,特技效果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特別是那個無所不能的龍捲風,簡直了,所到之處,萬物摧枯拉朽的瞬間毀滅,鬼神俱驚,給觀眾的超級視覺震撼可以說是災難片領域之最,斷橋、毀高樓、掀海嘯、滅人類,亂世俱滅的即視感,會讓心臟不好的人,心臟病發作當場見鬼。
  • 在臺江文化中心集合 跟著史前動物出遊去
    /臺南市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於臺江文化中心劇場棟3樓推出「史前動物出遊趣」特展,展期自10月17日至12月13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免費觀展。現場透過標本及模型呈現、影像互動裝置、手作拓印、教具箱學習單等多元設計,讓大人及孩童都能在開放空間中以自然趣味的方式親近臺灣史前文化。
  • 考「骨」看癌症:史前時代的癌症病患
    2016年西班牙哈恩大學(Universidad de Jaén)和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dad de Granada)的考古研究發現,一具來自埃及南部Qubbet el-Hawa陵墓的女性貴族遺骸,其骨骼有嚴重的溶骨性病變,在她的頭骨和髖骨上,均可以明顯看見多處孔洞,這是乳癌患者在癌症末期典型常見的癌症骨轉移。考古學家因此推測這名女士是4200年前的乳癌患者。
  • 世界黑絲帶日&波羅的海之路
    「波羅的海之路」 不了解波羅的海三國的人們,很容易將這三國混為一談,認為他們是同一個波羅的海民族。在198G9年8月23日,這種精神終於表現出具體事件,也正是我們此行的名稱——「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那一天,在三國總人口六百萬當中的二百萬人,來到城市主幹道、高速路中央,手拉著手,形成人鏈穿過三國首都:塔林、裡加、維爾紐斯,三國人民通過團結尋求自由的方式再次引起全世界關注……
  • 挺白俄民主 立陶宛將重現31年前波羅的海人鏈
    來源:RTI央廣為展現對白俄羅斯民眾爭取民主的支持,23日有數萬人在立陶宛手牽手串成人鏈,重現波羅的海三國人民為抗蘇聯在31年前的今天牽起「波羅的海之路
  • 越南地底炸出駭人巨獸史前泰坦蟒 轟動世界!
    近日,越南發生了一件大事,據說越南人在工地上炸出了一條驚天巨蟒,當時村民都嚇壞了,這不是一般的巨蟒,遠遠看去有100個人加起來那麼大,專家們經過研究發現,這巨型蟒蛇或許就是史前巨蟒,泰坦蟒。 礦工們用採礦的炸藥製成炸藥包炸巨蟒,巨蟒聽到引線響聲,迅速抬頭離去,只見巨蟒通過的地方,狂風大起,草木盡皆倒狀,片刻後便越過山頭,消失在叢林中。
  • 賽德克巴萊:如果你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見識我們野蠻的驕傲
    然而有一天,外來異族人帶著「文明」先進的利刃將賽德克族人拿下,迫使賽德克族人走上卑躬屈膝的」文明「。賽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須服勞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彩衣。莎士比亞曾說,「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屈服於文明的利刃下苟活,還是堅定內心的信念抗爭?
  • 摩押的毀滅
    前面我們看到,欺壓神選民的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非利士國,都遭到神的毀滅。今天經文中的摩押,因著他們引誘神的選民拜偶像,同樣遭到了神的毀滅。而且摩押的毀滅是在一夜之間就非常迅速地消失了。
  • 劉詩宇:被忽略的奧格瑞瑪·毀滅之錘
    刺客原本是毀滅之錘派去護送杜隆坦的護衛。精明如毀滅之錘,是否故意靠古爾丹的這手棋殺死杜隆坦?還是這個刺客只是他栽贓古爾丹的一個藉口?這種猜想並非不可能,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正史中的毀滅之錘,為了自己的選擇剷除了好友。電影中呢?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系列—古巴比倫—遠古奇觀
    在這平原上發展了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城市,流傳最早的史詩、神話、藥典、農人曆書等,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之一。有空中花園,但都成廢墟。古巴比倫王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四大古國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於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現代文明的起源地。
  • 「小餐桌」彰顯「大文明」 多部門聯動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為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營造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餐飲消費氛圍,1月27日,縣創文專班、經信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廣旅體局、駐縣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等單位聯合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下午4點30分,聯合行動組一行人首先來到城區的大城小院餐館,向經營主體及就餐人員發放文明用餐提醒卡片,並與經營主體籤訂文明用餐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