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慘死事件的繼續發酵,全美乃至全球多個國家都發生了暴動、遊行及示威抗議活動。針對日前風頭正盛的熱議話題,澳洲總理莫裡森也發表了自己的一番言論,只不過再一次又為自己的「不當」言行付出了「代價」..
莫裡森因聲稱澳大利亞沒有奴隸制歷史而引起廣泛的嘲諷,他於周四發表上述評論,同時為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辯護,並爭論為什麼應該保留雪梨Hyde Park的英國探險家雕像。
他表示,「在新南威爾斯州作為定居點成立時,澳大利亞就是以沒有奴隸制為基礎的。雖然奴隸船繼續在世界各地航行,但在澳大利亞成立時,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解決辦法……但澳大利亞沒有奴隸制。」
他的斷言在社交媒體上遭到了數十名澳大利亞歷史學家和當地政客的駁斥。「總理應該好好研究一下他試圖領導的國家的歷史,」北領地工黨參議員Malarndirri McCarthy在推特上稱。「描述歷史必須是以國家統一為前提,而不是分裂國家的一部分。」
西澳工黨參議員Pat Dodson稱,「有很多例子表明,土著人基本上就是被監禁,被奴役的,在田產上,他們被契約給僱主,沒有任何報酬」。同時,他還提到了blackbirding的做法,即19世紀販賣南海島民到昆士蘭州的甘蔗種植園工作。「因此,1967年以前的世界與莫裡森可能回憶起來的略有不同……他真的應該認真研究一下澳大利亞的歷史。」
新南威爾斯州工黨參議員Linda Burney表示,總理的言論表明,有必要加深對澳大利亞歷史的理解和認識。她在一份聲明中說:「作為一個國家,如果我們不了解目前面臨挑戰的歷史背景,我們就無法在和解等問題上取得有意義的進展。」「烏盧魯聲明的關鍵要素之一是在全國範圍內講真話。」
來自雪梨大學的歷史學家Mark McKenna表示,總理的言論是「完全錯誤的」,但不幸的是,這並不罕見。「人們缺乏對我們國家是如何被殖民的理解。這只是一種看法,我們一直認為澳大利亞是和平解決問題的,這當然不是。人們未能理解涉及土著人民和強迫使用他們的勞動的令人髮指的做法。人們缺乏對我們的國家是如何被殖民以及這片土地是如何贏得的理解。」
McKenna說,19世紀,在西澳的採珠業,將土著人圍捕作為強迫勞工的做法在當時被廣泛記錄為一種奴役形式。
在谷歌上搜索「澳大利亞的奴隸制」,會出現龐大維基百科頁面,其中列舉了澳大利亞養牛場、甘蔗種植園和無薪家僕的契約勞工的例子。
在澳大利亞殖民地,土著婦女和兒童的貿易也在進行。著名作家兼歷史學家Mary Durack在她的《青草城堡之王》一書中描述了她在西澳金伯利地區的一個親戚用一罐果醬從昆士蘭買了一個土著男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