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經常出現在家庭餐桌上的美食,雞肉漢堡,炸雞排,烤雞,土雞湯,聽著就讓人垂涎欲滴。雞肉不僅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
說到這兒,很多人都會想起那些年關於雞肉的一些說法,據說雞身上有許多部位不能吃?不少人對雞肉開始有了些擔憂:
雞翅尖別吃,是給雞打針的地方!
雞脖子不能吃,有淋巴,特別髒!
現在的雞四十來天就出籠,一定用了激素!
.
不!是靠育種而得。
據統計,肉雞的平均出欄時間已從67天,縮短到目前的42-48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育種的白羽肉雞(我國售賣的主要品種)。
也就是說,肉雞40多天養成出欄宰殺,這在全世界肉雞養殖都是正常現象。
因為激素的價格並不便宜,使用在生長速度本就很快的肉雞上,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所以沒必要給雞打激素。在規模化養殖廠,激素風險也很大。
有實驗證明使用激素不僅不能促進雞肉生長,而且會增加肉雞患心臟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風險,增加死亡率。
白羽肉雞自身生長速度非常快,從生長角度出發,使用激素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白羽肉雞42天出欄,還是個「童子雞」,尚未性成熟,自身也是不可能生產激素的。
速成雞的這個顧慮打消了,大家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放心吃雞肉了,但並非雞的所有的部位都能直接食用,以下4個部位,不建議長期食用。
雞皮
有些人喜歡吃雞皮,特別是油炸雞皮,酥酥嫩嫩的,口感非常好,但其實雞皮是雞身上最髒的部位之一。
雞皮上存在大量的脂肪,過多食用會導致體內的血脂升高,有些雞皮處理不乾淨,會攜帶細菌以及寄生蟲。並且過多食用雞皮很有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雞頭
老話說:吃雞頭,做大官。雞頭寓意非常好,但是雞在啄食時可能會誤食一些重金屬或者是細菌,從而堆積在雞的頭部。
飼養員也會經常給雞吃一些含激素的飼料(不是打激素哦),這就導致雞頭當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激素類物質,過多食用很可能會引發身體健康問題。
雞脖子
因為雞脖肉質緊實,做出來風味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畢竟麻辣雞脖子真的很美味!!!雖然美味但不建議經常食用。
因為雞脖子這個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體卻相對集中。偶爾吃些解饞是沒有問題的,吃時最好去掉皮,因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都集中在頸部的皮下脂肪,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
雞屁股
雞屁股這個部位的肉質比較肥嫩,很多人喜歡吃,但是這個部位卻含有大量的寄生蟲以及有毒物質。
雞屁股是淋巴腺集中的部位,處理不不好的話會殘留不少的細菌以及寄生蟲,食用過多會侵害人體健康,所以雞屁股這個部位勸大家謹慎食用。
市面上的雞肉,並非所有的部位都能放心食用,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可以做出正確選擇。處理雞肉時一定要仔細,避免殘留細菌,危害身體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