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之前,秦王選定一位大將軍,講清楚戰略目標,是要奪回某某地方,授予調兵用的虎符,然後大將軍你就去幹吧。至於大將軍是怎麼行軍押糧的、怎麼排兵布陣的,一概不管——也管不到這麼細緻。大將軍蒙驁:「報告丞相,我軍到達邯鄲城外,準備明日攻城。」丞相呂不韋:「很好,記得今晚把攻城方案發我看下。」會說:「你這個計劃沒有考慮到……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如果/要是……我只是提個建議哦,大將軍你自己決定。」但丞相大人都提建議了,只能通宵再優化一版,請丞相過目把關。如果蒙驁真自己決定了,成功了還好說,一旦出了偏差,說不定還要被批評問責:「誰讓你自作主張?為什麼不跟我商量?你不知道匯報嗎?」不願思考——知道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也沒用,省的費腦子;即時通訊工具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提高信息溝通效率,細化管理顆粒度,也能讓人在下班時間提心弔膽,「放大」各種各樣的管理問題,比如授權。在時間管理四象限法裡,有一個「不重要但緊急」的第三象限,如何處理呢?民國時期,蔣介石就開創「手令治國」的先河,精細到什麼程度呢?比如某路大軍配發多少挺機槍、多少發子彈,比如行軍路線一定要從某某村莊走,甚至一場小戰役裡,戰壕要挖多深……用曾經擔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的郝柏村的話來評價,就是:「蔣公領導風格,事無巨細,都常詳盡指示或手令。而指示過詳,未必與第一線情況相符。」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在管理者身上:只有派活,沒有授權。因為我們害怕出問題,也害怕被自己的上級批評問責,所以管得越細,我們的安全感就越高;但是家長擔心孩子摔傷了,特意買了一個學步車,結果卻讓孩子形成了依賴,反而學得更慢。只有學會放手、學會授權,員工才能獨立承擔責任,獨立思考,管理者才能解放自我。情境領導理論裡有一個員工成熟度的概念,決定了上級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管理風格,包括能力和意願兩個方面;理論上,針對既有能力、又有意願的員工,應該採取授權型的管理風格;內在因果關係是,因為你有能力又有意願,所以我可以放心給你授權。那麼針對能力有了,但意願還不高的員工,怎麼激勵呢?我覺得哪些人值得放手,除了能力和意願之外,還要增加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負責任的職業精神」,這種品質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習慣體現出來,讓你覺得他是一個靠譜的人,才敢放心地放手。組織設計的關鍵,不在於組織架構怎麼調整,而在於清晰地界定任務,既不給人家決定權,又想要人家承擔責任,這種好事叫「背鍋」。如果這件事情,我只提三點原則性要求,其他全部交給團隊成員自己定,結果會不會出大問題呢?如果你覺得沒有大問題(甚至團隊成員還可以做得更好),就可以果斷地放出去,做一個甩手掌柜,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在下屬做的過程中,你看到了很多細節問題、或者讓你不滿的地方,這時候你是講?還是不講?我的建議是,原則問題、方向問題一定要講,細節問題能不講就儘量別講;即便要講,也可以採用引導提問的方式,讓下屬自己去思考探索,否則責任又回到了上級身上。《大秦賦》裡人們用不了釘釘,很多事情不得不授權,任務也能完成地很好;但是有了即時通訊工具之後,我們越來越不擅長授權了,出於安全感和任務目標的需要,我們管得越來越細,團隊人越多,自己反而越累。因為這種做法,不僅是給員工一個成長的機會,而且是對員工獨立想法的信任與認可,激勵莫過如此。
【環球人力資源智庫提供了招聘培訓、薪酬績效、人才管理、組織經營等全面系統的線下公開課、實操班、峰會活動和線上訓練營,讓HR朋友們在聽案例、做演練中與一群優秀HR相伴成長,讓人力資源推動企業經營發展!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學習!】
↙點擊閱讀原文,諮詢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