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過其新聞發言人辦公室發表聲明,對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的去世深表悲痛。潘基文稱阿里不僅是一個傳奇拳擊手,更是一位為平等與和平而戰的世界冠軍。
>>>奧運印象<<<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對於拳王阿里印象最深的莫過於1996年7月19號的夜晚,第26屆奧運會在美國亞特蘭大的百年紀念體育場開幕,全世界的觀眾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火炬臺前,身患帕金森綜合症的阿里手執火炬,顫顫巍巍地將聖火點燃。
1942年1月17號,美國肯塔基州,一代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出生。阿里的母親奧德薩·克萊說:「他在四歲的時候曾經對我說,總有一天,他要成為世界冠軍,是的,他做到了。」憑藉優異的表現,18歲的阿里成為美國代表隊的成員,出徵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在81公斤級的比賽中,阿里三戰全勝順利進入決賽。他的對手波蘭人皮埃茨克斯基,是三屆歐洲冠軍,和1956年奧運會的銅牌得主。1964年2月25號,22歲的阿里戰勝了索尼·利斯頓,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
>>>時代拳王<<<
上世紀6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爆發。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阿里也面臨著服兵役的問題。而他在媒體上公開發表的反戰宣言,則震驚了全美國。1964年5月,阿里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在那裡他受到了各國政府元首級別的接待,也感受到了當地人民超乎尋常的熱情。2003年好萊塢出品的電影《拳王阿里》忠實地再現了這一幕。
>>>英雄語錄<<<
在《時代周刊》的20世紀百年百位名人中,阿里被排在了英雄與偶像類的首位。有人說這個榮譽的獲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面的這段話
阿里說:「我絕不會跑到萬裡之外去謀殺那裡的窮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這裡,咱們來拼個你死我活!我想要自由,你們不給;我想要公正,你們不給;我想要平等,你們也不給。你們卻讓我去別處替你們作戰!」
>>>後記<<<
1984年,阿里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綜合症。1990年在海灣戰爭期間,阿里拖著病體到巴格達會見海珊-薩達姆,試圖說服對方釋放在伊拉克以及科威特的美國人質。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助的帳篷裡,阿里坐在20位小學生當中,同她們一起上語文課。他用顫抖著的、曾經徵服世界的手,握緊11歲的法利亞的小手,費力地說:"我女兒看到我同這麼多漂亮的女孩子在一起,肯定會很嫉妒。我要將我在這個國家看到的一切告訴整個世界,為你們贏得更多的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犯版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