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餐女王離世,謝謝她給在美華人帶來真正好吃的中餐

2021-03-02 吃貨小分隊

北美中餐女王江孫芸離世,享年100歲


今天,所有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在報導一位百歲的中國老人—— 一代中餐女王、著名連鎖中餐集團PF Chang創始人的母親江孫芸,昨日(10月28日)在家中去世,享年100歲。據她孫女所述,江孫芸是在凌晨睡夢中離世,家人都陪伴在她身邊。


圖源 中國新聞網

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美國各大主流媒體都給予江孫芸最大的讚揚和肯定。


《紐約時報》提到她的貢獻是將「炒雜碎和炒麵的中餐時代遠遠的甩到了後面」,舊金山先驅報則認為她的人生「意義遠超食物,而是濃縮了20世紀美國華人的移民史」。

(Her incredible life, from accidental restaurateur to culinary pioneer, goes beyond food, encapsulating 20th century Chinese-American diaspora, and the subsequent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in San Francisco.)

CNN則直接在標題稱之為「開拓者」:Cecilia Chiang, the trailblazing chef who brought real Chinese food to the USA, dies at 100

吃貨隊長作為後輩,也因緣結識了一些美國中餐界的前輩,也有幸和Cecilia有過一面之緣。當時90幾歲高齡的她精神矍鑠,雖然和我第一次見面,仍然興致勃勃地和我討論皇城家宴的北京菜極其地道。她講話慢慢的,卻可以聽出清晰的兒化音,雖然我是南方人,但從一位美國的中餐美食泰鬥口中聽到京片子,不由得有親切感。


前排中央為江孫芸女士,前排右一為君子食堂創始人趙勇,後排右一為吃貨創始人Amy Duan


江孫芸和她的福祿壽餐廳The Mandarin

凡是在舊金山餐飲界浸淫了一定年數的中餐餐飲人,多少都和Cecilia有一定的交集,從我有限的交談裡,感受到大家都對她敬重有加。Cecilia對中餐的定義有自己的堅持,甚至固執;比如我提到中國城的新派中餐「China Live」 她會搖頭說,「是給美國人吃的!」 同時,她會對City的某家水餃店情有獨鍾。


然而,水餃店的老闆也好,China Live的大老闆也好,當年都多少受到她的提攜。


可以說,整個舊金山的中餐江湖,是她慢慢建立起來的。一切要從她1959年初來舊金山,開的那家Mandarin(福祿壽餐廳)說起。


圖源 中國新聞網,拍攝於1977年

福祿壽餐廳的由來,也是一個略帶無奈但是又充滿了信念的故事。1960年,江孫芸來到美國舊金山,主要是為了陪伴丈夫剛去世的姐姐。在機緣巧合下,她拿出1萬美金幫助兩位朋友開餐館,卻沒想到朋友中途相繼退出,開店計劃擱淺、租金卻不能退還,江孫芸不願就此放手,毅然決定自己把餐廳開起來。

圖源 紐約時報

通過報刊廣告,她找到了兩位優秀的中餐廚師,餐廳算是開了起來,但初期的日子不出所料很艱難。被供應商為難,餐廳人手不足、大小姐出身的江孫芸要親自打掃衛生做雜事...但終究,她還是堅定地把餐廳開了下去。本地的華人和美國人食客開始定期來這裡吃酸辣湯和煎鍋貼。

圖源 鳳凰網江蘇

在舊金山紀事報頗受歡迎的專欄作家赫伯·卡恩(Herb Caen)來到這家餐廳用餐後,他在一篇專欄裡寫道:這家「小館子」提供「太平洋東岸最美味的中餐菜品」。

圖源 新浪

當時Caen在專欄的一句話,就像今天的「網紅帶貨」一樣,一夜之間,福祿壽餐廳徹底火了。餐廳滿座,門外排起了長隊。1968年,江孫芸將福祿壽餐廳搬到了Ghirardelli Square一處更大的店面,可以同時容納300位食客,還提供烹飪課程。讓美國西海岸的食客們,終於開始了解中餐真正的美味。

隨著第一家店的巨大成功,1975年,江孫芸在洛杉磯開了第二家福祿壽餐廳。1989年,她把這家店賣給了兒子江一帆(Philip)。他也就是後來美國知名連鎖中餐P.F. Chang的創始人。

圖源 中國食品網

最早那家開在舊金山的福祿壽餐廳,雖然已於2006年停業,但江孫芸是當之無愧的美國「中餐女王」。2013年,有「美食屆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 James Beard Award),授予了江孫芸終身成就獎,感謝她對餐飲界做出的貢獻。

「我想我改變了普通人對中餐的認知,」江孫芸在2007年對紀事報說。「他們都不知道中國是個那麼大的國家。」

部分整理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obits/20201029/cecilia-chiang-dead/




江孫芸對北美中餐的持續貢獻


江孫芸對中餐理念的堅持,可以追溯回她年少的時候。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給了她對中餐的更深入理解。

回望江孫芸的一生,都頗具傳奇色彩。她出生在無錫一個大戶人家,父親是一位留洋歸國的鐵路工程師,母親思想開化、深明事理,還做得一手好菜。後來一家人搬至北京,住在「一座有7個院落的舊王府裡」,家裡有52個房間。

圖源 鳳凰網江蘇

家中父母對吃一向很講究,家裡僱的兩位廚師分別擅長南方菜和北方菜,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江孫芸,從小就有對美食的豐富知識儲備,她的味蕾也帶著記憶,知道怎樣的味道最正宗。

1949年,江孫芸隨先生江梁旅居東京。找不到好吃的中餐館,乾脆自己來開,江孫芸就在東京開了第一家「福祿壽」中國餐館,這也算是她未來餐飲之路的第一步。

江孫芸對正宗的中餐味道有最執著的堅持,在1960年代的美國,不論是原材料還是烹飪設備,想復原最正統的中國味道還是非常難的,她就與廚師們一起一點點地復原出自己記憶裡最懷念的家鄉味道。

圖源 北京廣播電視報

她的方法簡單又直接:你做,我吃。只有江孫芸這樣從小就深入了解中華南北飲食的味蕾,才能知道,到什麼程度、這個菜才是對的。她把中國大戶人家從小吃慣的美食,在大洋彼岸複製了出來。

福祿壽餐廳被多家本地媒體推薦為最好的高檔中國餐館之一。名界流紛紛慕名而來,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丹麥國王、男高音家帕瓦羅蒂……都是餐館裡的常客。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是她用一己之力的堅持,最早把最正統的中國味道帶來了大洋彼岸。

圖源 中國僑網

馳名全球的男高音帕華洛帝和江孫芸合影。(江孫芸提供)

江孫芸一直到老還在不遺餘力地推廣中餐文化,並且非常支持年輕的中餐創業者。包括紐約新興創意中餐連鎖品牌「君子食堂」。

「Cecilia在中餐和中華文化最自我懷疑的時代一手在美國創造了最自信的品牌。這個自信從未隨著她進入晚年而消逝,反而像火種一樣傳給了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後輩。我們有幸認識她四年,一起做過幾碗炸醬麵,還有一直說的幾道菜沒來得及學,但已經非常幸福了。」

——君子食堂創始人:趙勇

懷念故人,展望今朝

小分隊有幸見證近幾年中餐在美國的迅猛發展,每每抱著好奇回顧中餐在美國不足百年的歷史,都會深感於前輩的篳路藍縷。老一代華人在新的國土上渴望帶來一點家鄉的味道,多一點融入本土的社會,所做的妥協,變通,和放棄,是今天可以在n個外賣平臺上點奶茶,北京烤鴨,小籠包的我們所無法想像的。


謝謝Cecilia Chiang無畏地在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給我們留下了寬廣的前行之路。我們會繼續往前走,帶著我們熱愛的味道和文化,堅定而驕傲地走下去。


圖源 紐約時報


Ref:

https://www.cnn.com/travel/article/cecilia-chiang-chef-obit/index.html

https://www.sfchronicle.com/food/article/Cecilia-Chiang-an-S-F-legend-and-the-matriarch-15681915.php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28/dining/cecilia-chiang-dead.html?smid=tw-nytfood&smtyp=cur

部分內容整理自:

鸚鵡廚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3961/

北京廣播電視報

http://www.bgtv.com.cn/bgrw/zq/15465.htm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hr/2020/10-29/9325387.shtml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obits/20201029/cecilia-chiang-dead/

中國僑網

http://www.chinaqw.com/news/2006/0531/68/30612.shtml



撰文 | 吃貨小分隊

圖片| 來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編輯 | 阿初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焦點

  • 100歲美國「中餐女王」去世,英文採訪視頻讓人肅然起敬!
    英語口語此生能遇見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塗Jimmy's Note吉米老師前言:她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把正宗中餐引入美國主流社會。當地時間10月28日,被譽為「中餐女王」的江孫芸去世,享年100歲。她決心用迷人的氣氛、整潔的桌布和新服務水平來改變這一切。江孫芸最早將高檔化的中餐帶入美國,革新了美國人對於中餐原本的印象。1960年,她在舊金山開的「福祿壽」(The Mandarin)餐廳,譜寫了一部口碑甚好的中餐廳佳話。這也讓她一躍成為華人界的翹楚,她對美國中餐的影響也一直延續至今。
  • 匹茲堡中餐美食群群友中秋季節美食展
    因為他家九月的玉米賊好吃,超市的根本沒法比,甜度適中,顆粒狀剛好適合咱們老中的口味,可是今年,他們卻沒有一根玉米賣,種子下了,但是由於乾旱,沒接玉米,失落呀。雖然疫情帶給每個人前所未有的失落,當然不僅僅是失落這麼簡單,秋天的美景還是在提醒著人們,生活是美麗的,在這金秋的季節裡,忘掉所有的負擔,做點美食,給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獻上一朵美麗的玫瑰花。
  • 美國美食家吐槽「山寨中餐」引爭議,網友力挺:沒毛病!丨外媒說
    他點名批評美國知名的連鎖中餐廳「華館」(P.F. Chang),稱其是「騙人的東西」(ripoff),並計劃自己在美國中部開設200家中餐廳來拯救美國不正宗的中國菜。齊默恩在採訪中表示,他從小就喜歡中餐,熱愛中國文化。
  • 外國專家終於發現:真正的中餐可以減肥!
    許多外國人認為中餐米飯含量太高,肉菜油膩,長期食用會導致心臟病,造成肥胖。
  • 中國廚師在英國街頭做中餐,老外:這比我們的煎蛋漢堡好吃太多了
    不管是川菜還是粵菜,都可以讓人感覺到舌尖上的刺激感,吃中餐是一種享受。中國的飲食歷史悠久,如今還存留的中餐是五千多年歷史的積澱與發展。在英國街頭做中餐的中國廚師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因為生活節奏快,人們不會把過多的時間放在飲食上,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願意在烹飪上下功夫。而在中國,任何一家廚師學校每年都可以提供數以千計的廚師。
  • 為什麼美國猶太人聖誕愛吃中餐?
    根據調查顯示,過去的幾年裡,Yelp上中國餐館的頁面瀏覽量都在12月25日達到峰值,是平常的兩倍多。猶太人是不信仰耶穌的。儘管基督教就是源於猶太教,都信仰同一個上帝。但猶太教並不承認耶穌是上帝派來塵世的兒子,也不相信耶穌是先知。
  • 太迷中國菜,這個外國妹子把自己喜歡的幾道中餐名字紋在了身上...
    ,最近就因為一個蜜汁操作火了——她往自己身上紋了幾道中餐菜式文字...家裡有飯不好好吃,老是點外賣把工資吃光,媽媽知道後肯定是不樂意了呀!但這時已經對中國菜「上癮」而無法自拔的Ellie卻很不心甘,就拗了一句說要把她喜歡的中國菜名給紋到身上去!
  • 美中餐飲業聯合會愛心餐再次捐贈保護華埠社區的芝加哥第九警局
    美中餐飲聯合會出錢出力,向在芝加哥華埠巡邏的志願者、警員以及值勤的國民兵、憲兵們捐贈了餐點,感謝他們在抗議示威期間保護華埠免受洗劫。美中餐飲業聯合會愛心餐今天(8/16)再次捐贈保護華埠社區的芝加哥第九警局。
  • 老外: 為何中國人吃中餐沒事? 他們完美的違反了美國食品安全建議
    關於食品安全,曾經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何中國人吃中餐沒事?在中國幾個家庭吃過飯之後,我驚訝的發現他們完美的違反了美國食品安全建議。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吃中餐就沒事呢?實際上老外吃了中餐也沒事。這就很尷尬,難道說像美國的食品安全建議是偽科學?自然不能這麼認為。因為從烹飪文化上來看,中餐和西餐是有很多區別的。
  • 中餐餐館菜單爆紅外國網絡,美國人快被逼瘋:中國人套路真深
    在國外最受歡迎的中餐,大家意想不到。它們分別是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餃子等、煎餅等等美食。總體來說,外國人對中餐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去年,我們中國的小吃三巨頭之一沙縣小吃在美國開店,不到三個小時關門大吉,不是因為生意不好倒閉,反而是因為外國人太熱情,菜品供不應求。食物備貨不足,只好暫時關門。
  • 艾蓮娜公主,一個中餐的愛好者
    根據已證實的消息,胡安·卡洛斯國王的長女本周末在馬德裡一家中國餐廳好好享用了一頓中餐。這家餐廳就是位於馬德裡Ciudad Lineal區域,Arturo Baldasano街道的「外灘一號」,一家佔據了一棟別墅的中國餐廳。
  • 中餐廳進駐美國加州東谷 當地華人好口福
    東谷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主席華裔馮彥豪(Howard Feng )表示,東谷市缺乏的是具有傳統華人口味的中餐,而非華洋口味的快餐。他會積極推動有規模、傳統口味的中餐館進駐。馮彥豪表示,雖然部分中餐進駐東谷市,但居民了解不太多,與市議會的主導方向有關。一些主流美食店開業,市議員就去幫忙剪彩,積極宣傳,但對待中餐態度大不同,相對低調。
  • 羅馬一家外賣中餐被封,現場衛生令人乍舌!
    幾日前,在羅馬 Ostiense 地區,當地警方在衛生部門的協助下,突擊檢查了一家由華人經營的外賣餐廳。在檢查過程中,警方發現了約50公斤無法追溯來源的沒有標籤的食品,並立即扣押以待隨後銷毀。另外,警方還在現場發現了超過2萬5千歐的現金,目前已要求稅警進行稅款評估。
  • 味精與中餐被汙名化 臺裔美籍大廚挑戰「中國餐館症候群」
    他認為,許多美國人不接受中餐,要改變這些人的「開放思想」,是需要以他們接受的方式重新包裝再推銷才可以。他認為中式快餐在美國被承認的程度不及其他菜式,以及這偏見態度一直沒有改善的部份原因是中式料理背後的移民家庭不懂得反抗。
  • 羅漢魚淪為盤中餐,背後真相......
    ▲當動則幾千上萬的天價羅漢魚,被活生生地炸了變成盤中餐,你會有什麼反應?
  • 15%OFF | Asia 7 Express人氣連鎖中餐,印度通會員85折
    15% off德裡、古爾岡、金奈印度三大城市全線分店均可享受 85折優惠Asia Seven Express印度人氣連鎖中餐
  • 左宗棠雞發明者97歲病世,風靡美國卻鮮為家鄉人所知 美網友:一個真正的英雄
    發明了左宗棠雞並使其成為美國中餐主食的臺灣主廚享年97歲去世,臺灣和中國媒體報導。Chef Peng Chang-kuei died Wednesday of pneumonia, the Taiwan News reported.
  • 經典|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完《水稻的一生》,誰還在浪費糧食,請拉出去暴打一頓......
    看看下面這個短視頻向孩子講解大米的來歷也是水稻的一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千萬不要浪費喲!知識就是財富哦如果問你:「水稻從播種到種子成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 一年賣19萬碗,紐約一碗西紅柿打滷面,牽出華人濃濃的思鄉情
    一些紐約客或許並不執著於弄清自己祖上究竟從何處移民而來,但卻總想搞明白好吃的食物來自何方。工作日的午餐時間,寫字樓裡忙碌了一上午的人們陸續走進這家名為「君子食堂」的中餐店, 今天,我們將用一碗「西紅柿雞蛋打滷面」開啟他們對風味的追尋。
  • 【維•關注】奧地利聯邦商會代表悼念遇難華人,全球地標建築點亮「紅白紅」為奧地利祈福!
    11月5日傍晚,奧地利聯邦商會維也納餐飲理事會主席皮特·多巴查(Peter Dobcak)及商會中餐業代表提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