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趙女士突然接到自己父親在微信上發來的消息,稱自己外出買菜忘記帶錢,讓趙女士轉200元到微信上,趙女士便用語音問了句「爸爸,是你嗎?」很快就收到了對方的語音回復。
趙女士一聽就是自己父親的聲音,便想也沒想就把錢轉了過去,結果還是被騙了。經調查,趙女士的父親微信被盜用了,語音是提前錄好的。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網友表示這些都不算什麼新鮮事了,也有人對此提出疑問,微信語音不是不能轉發嗎,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資料圖/視覺中國
經技術分析及媒體跟進了解事實細節,「用戶微信語音被他人獲取」存在以下幾種可能:
1、用戶使用了「山寨微信」(微信外掛軟體),並感染木馬,造成手機資料被木馬竊取。
2、用戶通過其他渠道有留存過語音及關係鏈信息,被壞人獲取到,並通過語音合成軟體加以利用,用以欺騙身邊親友。
3、部分媒體報導案例中,經過核實,欺詐者發送的語音並非被仿冒人的聲音,而是利用刻意製造嘈雜的環境效果以及發布語音這個動作證明身份的心理暗示,以降低其他用戶警惕,獲取對方信任。
△資料圖/視覺中國
如何防止微信語音被「克隆」?
1、不要使用任何形式的非官方微信客戶端,避免信息主動洩露的可能。
2、謹慎在其他網站或平臺留存語音資料信息,防止被他人獲取並用於不法用途。
平常應如何防止類似的騙局?
保護好自身帳號安全
1、無論他人以任何理由索要你的微信帳號、密碼、簡訊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堅決不要提供,否則極可能被盜號。
2、當發現自身微信帳號有被盜跡象時,請馬上到手機端微信安全中心或者PC端微信中心網站(weixin110.qq.com)凍結帳號,並通知好友謹防詐騙。
防止被盜號者欺詐
1、遇到微信好友借錢或其他需要資金支付的情況,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如果碰到模糊不清的語音,一定要進行仔細求證。
2、向不能確定真實身份的好友轉帳時,可將到帳時間設置為「2小時到帳」或「24小時到帳」,以預留處理時間。
3、若發現好友微信帳號被盜,應及時進行被盜投訴,並通知好友凍結帳號,並轉發防止其他用戶上當。
據了解,微信安全團隊也在持續打擊違規使用非官方微信客戶端、模擬器、第三方插件等的微信帳號,並通過和司法機關進行合作,打擊微信外掛黑灰色產業。
【微信編輯】何婉瑩
【圖文來源】新華社
【管理編輯】黃子苡 鄭 鑫
【責任編輯】張振宇
【溫馨提示】此推文由@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保衛處進行重新排版整理後轉發,圖文來源於網絡,已標註出處,圖文網絡來源版權歸屬作者。如需轉載此推文,請尊重圖文網絡來源作者,標註來源,並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繫,得到授權後,保留下面的配圖轉載此推文。
平安吉珠,您的私人保衛助手確保學校安全穩定
真誠服務師生員工
共創和諧平安校園
肩負責任重於泰山
校園報警電話:762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