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中醫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形成它存在的地位和開始。
2.《神農本草經》使人們認識到植物和人體一樣都存在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氣,吃植物來補人體之氣。
3.商代《伊尹湯藥經》廚師的老祖宗同時也是中藥湯藥的老祖宗,開創了中藥湯藥,藥食同源之篇。
4.中醫文化講究吃食物之氣,比如夏天吃西瓜清熱解毒補腎壯陽除心之煩火而能利尿消腫,而冬天的西瓜是反季節食品,沒有了夏天之氣也就沒有了補人腎氣消心火的功能。
答疑解惑
1. 女,服用博醫堂產品5年了,調理好了自己的高血壓和失眠,現在想調理的問題:
嘴裡發苦(博醫調理方案:嘴苦膽火大,敲膽經)
舌苔厚(博醫調理方案:舌苔厚屬於痰溼重,要清淡飲食,適當運動,金色參草唐寧養脾+三七銀杏+益生菌)
舌苔白(博醫調理方案:舌苔白屬於體內有寒導致,要避免風寒,泡腳,暖腰,服用天山雪蓮甘蛇粉)
內眼角發紅(博醫調理方案:內眼角發紅屬於肝火大,用涼白開水洗眼)
2. 女,諮詢自己的母親80多歲,骨質疏鬆、股骨頭置換、血壓170/90壓差大,椎動脈狹窄。
博醫調理方案:平躺休息,搓脖子,杜仲骨碎補膠囊+三七銀杏+五籽粉。
替弟弟諮詢:晚上睡覺後半夜出汗、小肚子疼痛
博醫調理方案:重點養腎,淡鹽水送服六味地黃丸,黑色參草益生養腎+茯苓酸棗仁人參山葡萄酒
替朋友諮詢,失眠,血壓低
博醫調理方案:低血壓白天揉按百會穴,佐餐喝茯苓酸棗仁人參山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