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猶有一寶
常言道:「家有一老,猶有一寶",此言妙也。
媽媽今年105歲,她是生我養我的慈母,育我成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如今已是五代同堂的老長。每逢春節我都會抓住團聚機會留一張全家福合影。
我母親一字不識,怎麼能育我為教師呢?
這要從家風說起。我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薰陶下長大的。良好家風是家庭文明的根基,是社會文明的縮影,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
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家風並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我家的家風是孝為先。到現在我都記得,自我記事時起的一次除夕,桌子上有幾盤「好菜",我饞了,就先佔座了,我媽立馬把我拉下來,「先讓長輩就坐自己後坐,好吃也要讓長輩先吃或先挾送給長輩,從小要懂規矩。」這是我們家上代傳下代的習俗。
以後我才漸漸明白,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從來也沒有一個人違規,長此以往,家庭和睦,尊老愛幼便成了我家的幸福模樣。
當我開始上學時,媽媽又告訴我,上學了,不光要識字,還要識事。識字是學文化,識事是學做人,不能偏差。「我就不識字,但我識事,將來你一定要勝過我。」每次學校報告單的評語我都讀給她聽,每當學校把喜報送到我家時,媽媽都是跪拜老師感謝老師的教導。她這種樸實感恩舉動在我心中留下烙印。
我媽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上也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她常說:"好東西留自己吃了傳屎缸,給別人吃了傳四方!」別人一聲謝謝,你會快樂無比。多做好事,才能留下好名聲。
家風是一所好學校,把老一輩留下的好品德、好作風接下來傳下去,造福當代,惠及後代,讓「家有一老,猶有一寶」成為佳話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