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 五代同堂】明道理:「家有一老,猶有一寶.」

2021-02-12 如城發布

家有一老,猶有一寶

常言道:「家有一老,猶有一寶",此言妙也。

媽媽今年105歲,她是生我養我的慈母,育我成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如今已是五代同堂的老長。每逢春節我都會抓住團聚機會留一張全家福合影。

我母親一字不識,怎麼能育我為教師呢?

這要從家風說起。我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薰陶下長大的。良好家風是家庭文明的根基,是社會文明的縮影,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

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家風並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我家的家風是孝為先。到現在我都記得,自我記事時起的一次除夕,桌子上有幾盤「好菜",我饞了,就先佔座了,我媽立馬把我拉下來,「先讓長輩就坐自己後坐,好吃也要讓長輩先吃或先挾送給長輩,從小要懂規矩。」這是我們家上代傳下代的習俗。

以後我才漸漸明白,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從來也沒有一個人違規,長此以往,家庭和睦,尊老愛幼便成了我家的幸福模樣。

當我開始上學時,媽媽又告訴我,上學了,不光要識字,還要識事。識字是學文化,識事是學做人,不能偏差。「我就不識字,但我識事,將來你一定要勝過我。」每次學校報告單的評語我都讀給她聽,每當學校把喜報送到我家時,媽媽都是跪拜老師感謝老師的教導。她這種樸實感恩舉動在我心中留下烙印。

我媽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上也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她常說:"好東西留自己吃了傳屎缸,給別人吃了傳四方!」別人一聲謝謝,你會快樂無比。多做好事,才能留下好名聲。

家風是一所好學校,把老一輩留下的好品德、好作風接下來傳下去,造福當代,惠及後代,讓「家有一老,猶有一寶」成為佳話永流傳。

相關焦點

  • 這名百歲老人五代同堂,她長壽的秘訣是....
    不過,最讓人稱道的,不單是老人家的長壽,還有她們一家五代同堂、和睦相處,樹立了幸福家庭的典範。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郭慧芳。16歲的時候,她從潮州郭隴嫁到月浦佘氏。如今她的家族已經繁衍到第五代,共有15個獨立的小家庭、126個子孫,分布在國內外各地,其中,她的大兒子今年77歲,最小的玄孫今年3歲。
  • 博白這家人五代同堂 百人團聚過大年!幸福要溢出屏幕啦!
    大年初四,博白縣亞山鎮和平村水井坡龐家旺家又迎來了近百人團聚的好日子,他們夫妻都已年過九旬,結婚75年,如今已是五代同堂,每年春節,兒孫們無論身在何處,年齡多大,都會回到老家,一家團聚。大合影。「一個雞腿就上了花轎!」
  • 都安這個跨越三個世紀,五代同堂的瑤族壽星喜迎120歲生日!
    羅乜昌喜迎120周歲生日。羅乜昌與兒孫們合影。目前,老人身體尚好。每天保持兩頓正餐,每天早餐吃一個雞蛋,適量增加一些豬肝,喜歡吃炒菜,認為炒菜口感好,有滋味,還喜歡吃零食、水果。羅乜昌曾榮獲中國十大壽星。2014年,羅乜昌老人在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上排在第九位,被授予「2014年中國十大壽星」稱號。目前,羅乜昌在河池壽星榜上,排在第二位。
  • 五代同堂!廣西一百歲老人有120多位子孫!遍布北海、南寧...
    在家中,他是最小的兒子,有兩個大哥和一個姐姐。3歲時,他的父母雙雙病故,年幼的他便由叔叔、叔婆照顧長大。在貧困中成長的黃慶文嚮往著幸福的生活,他希望通過勤勞的雙手,為子女創造幸福的生活。1946年,已經成家的黃慶文,跟著村裡人到憑祥寧明尋親後,了解到那裡許多田地可耕種。回到家後,他決定帶上老婆、兒女一起到寧明,幫當地富戶耕田種地換取酬勞,解決在老家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
  • 寧鄉搶先報:煤炭壩百歲老人 家和萬事興!長沙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在寧召開.
    周娉 攝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周娉)10月10日是煤炭壩鎮煤炭壩社區蔡家灣組蔡蘭香老人的生日,雖然老人有百歲高齡,但是耳聰目明、身體健朗。我們去探訪蔡蘭香老人,看她有什麼長壽秘訣?蔡蘭香老人生日當天,兒女為她張羅了一場生日宴,邀請了街坊鄰居,還有老人的兒孫一起齊聚一堂,好不熱鬧。
  • LOL小學瑪爾扎哈:寢室有一醜,就如有一寶,不信你看大蟲子
    上節說到LOL小學,2018.9.1開學那天,派克報名的情況,這傢伙有點彪,來的第一天就和機器人起了衝突,還擺好姿勢要幹瑪爾扎哈。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牧民張魁林和他的四寶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藍旗那日圖蘇木呼和淖爾嘎查牧民張魁林家卻有四寶,分別是張魁林的母親、大伯和嶽父、嶽母。四個老人加上一家三口,給人的是一種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在張魁林兒時的記憶裡,他們家就是個大家庭,父母與奶奶和患有腦癱的大伯生活在一起。是父母以身作則,培養了他孝敬長輩的美德。
  • 夜讀丨嵐皋有一寶(節選)
    嵐皋有一寶(節選)黃開林  家鄉陝西嵐皋盛產一種植物,叫魔芋,根莖大如頭顱,其貌不揚。剛從土裡挖出來時,拇指粗的芽尖粉紅如舌。同小夥伴在老屋後面的地裡捉迷藏時,感到似乎有蛇突然立了起來,像要迎面撲來似的,我忙哭著把奶奶喊來看。奶奶一看就笑了:「那哪是蛇,是魔芋莖幹。」到了冬天,奶奶挑大的挖了兩個,磨成漿,再兌上草木灰水,燒著大火在開水鍋裡猛煮,然後撈起來切成塊,用清水漂洗。  我驚異地看著這一蛻變過程,像是使了魔法似的,魔芋的模樣不再可憎,體積成數倍猛增。
  • 《我的家空無一物》:空無一物的家才有更多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呢?擁有的越多就有越多的幸福嗎?
  • 陸家隊「村民調解委員會」:講道理 解疙瘩 促和諧
    茈碧湖鎮碧雲村委會陸家隊是個彝族村,多年來,村民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在講道理中解疙瘩,在講道理中促和諧,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都能和衷共濟、和睦相處
  • 一個世紀有多久?黃田阿公告訴你!!
    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個大家庭中如果有位百歲老人,那更是寶貝得不得了。張少興育有兩兒三女,上圖為他的兩個兒子,大哥張漢良(後)今年已77歲。張少興是村裡的「重量級」老壽星,育有兩兒三女,是一家人的大寶貝。
  • 家有「90後」|家庭瑣碎
    如今兒孫滿堂甚至有了重孫女、重外孫女,雖說貧苦卻家和人樂。我們這一輩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也到了我們該承上啟下的時候了。純樸如她,甚至覺得我兩百元過一個月就錯錯有餘,甚至富裕但應該再填補家裡些什麼。她的思維就停留在了那個最艱苦卻也最有時代特色的年代,兩百元顯然就是一筆巨款。
  • 「三秦最美家庭」劉安之家庭:因為有愛 所以幸福
    劉安之是志丹縣政府辦一名幹部,出身於教師家庭,有善良勤勞的公婆,幽默無敵的丈夫,還有活潑可愛的一雙兒女。       2014年被縣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2015年,由縣婦聯舉薦獲得「紅都最美家庭」榮譽稱號,市級「孝親敬老之家」稱號,並且由縣婦聯推薦她的小家庭為延安電視臺籌辦的「玩轉黃龍·全家樂翻天」欄目做宣傳拍攝活動;2016年獲得「聖地最美家庭」稱號;2017年完成省婦聯舉辦的婚姻家庭諮詢師二期培訓和延安市家庭教育骨幹講師培訓,並獲得國家三級婚姻家庭諮詢師證書。積極關注兒童發展、傳遞婦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正能量。
  • 這就是家:有老有小,有說有笑,有柴有米,有鍋有灶
    飛鳥有巢,魚兒有水。世上所有幸福的人,都有一個溫馨的家。那麼,什麼是家?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呢?1.寬容不幸福的家庭千差萬別,但幸福的家庭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家人間的相互理解、包容。俗話說的好:過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一家人在一起,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難免產生矛盾。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產生矛盾時,當你想埋怨家人時,先換位思考一下,也許就能將矛盾化解。家,不是比賽,不需爭出輸贏。
  • 最美家庭丨馬燕:幸福之家團結齊心抗疫情
    馬燕是北京中路街道民生花園社區的黨委書記,她的家庭也是一個民主、和諧的快樂幸福之家。馬燕家庭2020年先後被評為銀川市最美家庭、自治區最美家庭。因為她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在背後,馬燕十八年來長期紮根社區,全心全意服務群眾,得到了領導、同事、鄰居的認可和稱讚。
  • 家庭微信群名全國統一?你家有沒有「同款」?
    來看看你家有沒有命中?類似的還有「快樂一家人」「一家親」「我愛我家」「We are 伐木嘞」……總之就是幸福又快樂2「X氏家族」系列3「X口之家」系列有些小夥伴的家族群名是根據群裡的人數來取名字的~比如家族群裡只有自己和爸媽三個人
  • 夜讀丨這就是家:有老有小,有說有笑,有柴有米,有鍋有灶
    飛鳥有巢,魚兒有水。世上所有幸福的人,都有一個溫馨的家。那麼,什麼是家?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呢?- 01 -寬容信任 是家庭的基石不幸福的家庭千差萬別,但幸福的家庭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家人間的相互理解、包容。
  • 文明家庭|楊琳家庭:用愛滋養幸福之花
    在湘電集團有這樣一個家庭,夫妻兩人愛崗敬業,善待鄰裡,孝敬老人,深受單位、鄰裡的一致好評,她就是來自結構件事業部的楊琳家庭,今年被集團公司評為「文明家庭」。2006年,楊琳結婚了。但平靜而又愉快的日子,被一個噩耗無情地打斷。她新婚不久,母親突發腦溢血中風,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後遺症,只能臥病在床。一家人受到沉重的打擊。面對無情的病痛,只能堅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