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同堂!廣西一百歲老人有120多位子孫!遍布北海、南寧...

2021-02-22 合浦有料

1916年,黃慶文在博白縣那卜鎮一個偏僻的山鄉出生。在家中,他是最小的兒子,有兩個大哥和一個姐姐。3歲時,他的父母雙雙病故,年幼的他便由叔叔、叔婆照顧長大。

在貧困中成長的黃慶文嚮往著幸福的生活,他希望通過勤勞的雙手,為子女創造幸福的生活。1946年,已經成家的黃慶文,跟著村裡人到憑祥寧明尋親後,了解到那裡許多田地可耕種。回到家後,他決定帶上老婆、兒女一起到寧明,幫當地富戶耕田種地換取酬勞,解決在老家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

那一年,黃慶文的肩上挑著一對籮筐,一邊裝著兒子,一邊裝著煤油燈。一路上,他依靠賣煤油燈得到的微薄盤纏,跋山涉水、風餐露宿。1個多月後,他終於來到當時的憑祥寧明夏石鄉哨平村坑廟屯,給當地的富戶打長工。此後,他又在坑廟屯生下四個孩子,生活漸漸好起來。

多年後,已在他鄉安居樂業的黃慶文,時常想起撫養自己長大的叔公、叔婆,想要回到故鄉的念頭越來越強烈。1957年,在找好回老家的線路之後,黃慶文收集好能帶走的物件,一家8口人從寧明搭火車到南寧,然後從南寧乘坐火車到博白文地。在文地鎮下車後,天色已晚,一大家子正愁無處住宿時,剛好遇到一個前來接女兒的當地人。經過聊天后,知道他們沒有人來接,走路回家天色已晚,這位好心人便邀請這一大家子到他家住下,第二天再走。

次日,黃慶文一大家子從文地回到那卜鎮,走了8個小時的山路,到了大垌之後,已經記不清回雙竹的路了。當時又遇到一位熱心阿伯,阿伯帶著這一大家子走路送他們回到雙竹村雙湖屯,直至認出回家的路了,阿伯才離開。

如今,大兒子黃積輝依舊對當年留宿他們的好心人念念不忘。60多年過去了,他依然想去尋找那天晚上留宿他們的好心人,當面說上一句謝謝。

相關焦點

  • 這名百歲老人五代同堂,她長壽的秘訣是....
    不過,最讓人稱道的,不單是老人家的長壽,還有她們一家五代同堂、和睦相處,樹立了幸福家庭的典範。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郭慧芳。16歲的時候,她從潮州郭隴嫁到月浦佘氏。如今她的家族已經繁衍到第五代,共有15個獨立的小家庭、126個子孫,分布在國內外各地,其中,她的大兒子今年77歲,最小的玄孫今年3歲。
  • 都安這個跨越三個世紀,五代同堂的瑤族壽星喜迎120歲生日!
    壽星羅乜昌120歲生日。120歲!這個老人已經跨越了三個世紀如今五代同堂,家族成員達170多人。
  • 寧鄉搶先報:煤炭壩百歲老人 家和萬事興!長沙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在寧召開.
    蔡蘭香老人和晚輩們在一起。周娉 攝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周娉)10月10日是煤炭壩鎮煤炭壩社區蔡家灣組蔡蘭香老人的生日,雖然老人有百歲高齡,但是耳聰目明、身體健朗。我們去探訪蔡蘭香老人,看她有什麼長壽秘訣?
  • 【幸福家庭 五代同堂】明道理:「家有一老,猶有一寶.」
    家有一老,猶有一寶常言道:「家有一老,猶有一寶",此言妙也。媽媽今年105歲,她是生我養我的慈母,育我成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如今已是五代同堂的老長。每逢春節我都會抓住團聚機會留一張全家福合影。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家風並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我家的家風是孝為先。到現在我都記得,自我記事時起的一次除夕,桌子上有幾盤「好菜",我饞了,就先佔座了,我媽立馬把我拉下來,「先讓長輩就坐自己後坐,好吃也要讓長輩先吃或先挾送給長輩,從小要懂規矩。」這是我們家上代傳下代的習俗。
  • 旅遊 | 【暖冬候鳥遊·北海】探尋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
    退休俱樂部營造「免費學,智趣玩,愜意遊,幸福享」的生態環境,有免費的興趣課程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為中老年朋友構建娛樂社交平臺。巴馬,自古以來就有生命超過百歲的老人存在,它是一個令人神往、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人稱長壽之鄉。巴馬長壽村,全屯515人,百歲老人多達7人,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200倍。
  • 響應疫情防控倡議,興文百歲老人取消生日宴獲點讚
    近日,興文縣百歲老人取消生日宴成為當地的一樁美談,廣大群眾紛紛為這個家庭響應黨委政府號召、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不辦宴會點讚,並向老人送上美好的生日祝福。家住古宋鎮清泉村的易兆芬老人生於1921年,經歷過困苦坎坷,見證了時代發展變化。她教育兒女要勤勞節約、踏實肯幹、客氣待人,並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品質代代相傳。
  • 挑戰200多公裡高速路!男子竟打算從北海騎電驢上高速去南寧...
    2月17日下午,一名男子為了從北海前往南寧,鋌而走險騎著電驢上了高速公路,準備「挑戰」200多公裡的高速公路。經了解,該男子從北海出發,準備騎著小電驢從高速公路前往南寧,全程約220公裡。在遇到交警前,他已在高速上行駛9公裡。不僅如此,該男子還攜帶了一塊備用電瓶,準備中途更換。
  • 一男子開電驢上高速!還想從北海騎到南寧!
    農曆正月初六,各地迎來春運返程高峰,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高速公路管理支隊九大隊(以下簡稱高支九大隊)民警在G75蘭海高速石灣立交橋處疏導交通,18時許竟發現一男子駕駛電動自行車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上行駛經了解得知,該男子從北海出發,欲騎「小電驢」從高速公路前往南寧,全程大約220公裡,在遇到交警前,已經在高速上行駛了9公裡,不僅如此,該男子還攜帶另一塊備用電瓶準備中途更換。
  • 百歲老人樂呵呵
    截至2019年11月底,我縣有百歲老人34人,佔戶籍總人口的比例在全市、縣(市、區)中最高。目前,全縣行政村實現了鄉村文化公園、老年人活動場所全覆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6.5平方米。  剛走進湯翠景老人家中,就聽到老人在唱歌冊,泛黃的書頁顯然已被時間浸潤。
  • 興文有位近百歲老人在當地家喻戶曉,此文章一出必火啊!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來自於這裡……新陽村是坐落在我縣共樂鎮最西邊,與興文縣五星鎮及江安縣五礦鎮都為一山之隔。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山村裡,卻有一位近百歲名叫「高登明」的老人。正當我們感到痛惜時,沒想到老人卻安慰起我們來,對我們說:你們別看我眼睛看不見,但我的心一直都是看得見得!沒想到一進屋就給我們上了一課。
  • 聽青田百歲老人,用一個多世紀的經歷為你講述……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人們的平均壽命與以前相比較也提高了不少越來越多的百歲老人出現在我們身邊今天來一起聊聊 百歲老人們的故事   林益鳴    今年100歲  因為平時一人獨居在家,周邊的鄰居就像是林益鳴的家人。他們關心老人的日常生活,也陪老人家度過閒暇的時間。
  • 懷集這位百歲高齡老人仍堅持幹家務農活
    高月連出生於1920年,8月份才剛剛過完百歲宴。據介紹,高月連生育了7個兒女,如今剩下2子1女,四代同堂。高月連居住的地方是兩棟連起來的普通農家小樓,分別是2個兒子的家。一樓有客廳、廚房。小樓旁邊是柴房,這裡就是高月連每天燒煮雞食的地方。樓房附近是一片土地,老人經常到這片地種植番薯、花生等土特產。
  • 萌犬守護百歲主人,廣西102歲老獸醫能與狗狗神奇「對話」
    廣西衛視《百壽探秘》走進廣西岑溪、鐘山,探尋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假如人能與動物對話,世界會不會變得更美好。  — 善良的小編阿黃今年四歲是潘爺爺的心頭肉一直陪伴在老人左右作為百歲爺爺的「守護者」阿黃有個非常重要的技能【賣萌】咦?這百歲老人的節目主角怎麼隨隨便便就變成了百歲老人的狗狗了?
  • 百歲壽誕愛意濃 一許河鎮開展百歲老人賀壽活動
    近日,許河鎮西灶村丁禮英老人迎來了她的百歲生日。市老齡委、許河鎮、西灶村相關負責同志專程到百歲老人丁禮英家中,為老人送去賀壽匾、生日蛋糕、鞭炮和慰問金,上門為老人賀壽,祝壽儀式由鎮老齡委副主任丁同林主持。在祝壽儀式上,市老齡委副主任陳本宏代表市政府致祝壽辭,鎮人武部長何繼根代表鎮黨委和政府對丁禮英老人表示祝賀,叮囑老人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 老人辦100周歲壽宴,二百多名晚輩排隊磕頭,院子圍的水洩不通
    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崔小廟村盧莊村民組,有位老人名叫盧劉氏,今年整整一百周歲,現在是五世同堂。2月21日,200多位晚輩齊聚老人的家中,排隊為老人磕頭拜壽,把院子圍得是水洩不通。老人的孫子盧文舉說,奶奶出生在舊社會,經歷很多辛勞,她能長壽的既是趕上新社會的好處,也是兒女、兒媳們體貼孝順的結果,前段時間自己在家中提議,為奶奶辦一場熱熱鬧鬧的百歲壽宴,他的堂兄弟們都非常支持,提前半個多月就開始了張羅。
  • 博白這家人五代同堂 百人團聚過大年!幸福要溢出屏幕啦!
    大年初四,博白縣亞山鎮和平村水井坡龐家旺家又迎來了近百人團聚的好日子,他們夫妻都已年過九旬,結婚75年,如今已是五代同堂,每年春節,兒孫們無論身在何處,年齡多大,都會回到老家,一家團聚。大合影。「一個雞腿就上了花轎!」
  • 你養我小 我養你老 —百歲老人張鳳書的尋常生活
    在我市玉田縣潮洛窩鄉,也許沒有幾個人能叫得出張鳳書的名字,但一提到鄉裡有位一百多歲的老太太,人們都會說:「知道,就是大盤龍村的那個老壽星。」      採訪張鳳書那天,大盤龍村外正在修路,進村需要繞道,問路鄰村的一位老鄉,得知是去採訪張鳳書,主動說:「跟著我的車,我帶路。」
  • 一個世紀有多久?黃田阿公告訴你!!
    但是灰哥相信就算是被稱為世界長壽市的賀州,超過一百歲的老人都是非常少的!所以每一位百歲老人,都是我們賀州的瑰寶!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個大家庭中如果有位百歲老人,那更是寶貝得不得了。10月22日,平桂管理區黃田鎮新村清面清水塘的張少興迎來了自己的100歲大壽,讓他們這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更添喜氣和福氣的是,老人至今身體健康,平日裡的生活都能自理,這讓兒孫們放心又省心,一起去探望下這位百歲老爺爺。
  • 漣水紅窯一百歲老人養了一窩「白眼狼」
    現在多用來形容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恩將仇報的人。在漣水紅窯確實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家住漣水紅窯夏樓的陳某蘭老人出生於1923年,年近百歲,老人早年喪偶,含辛茹苦將子女養育成人,但誰料年近百歲,生活起居都有困難,卻就成了這四名子女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