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管家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來自於這裡……
新陽村是坐落在我縣共樂鎮最西邊,與興文縣五星鎮及江安縣五礦鎮都為一山之隔。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山村裡,卻有一位近百歲名叫「高登明」的老人。
在新陽,若提到「高登明」老人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名已進入「期頤」之年的老人,為何會有如此高的知名度?
今天我們就特意來到這個2017年剛剛脫貧的小山村。去新陽村之前,我就與新陽村的黨支部書記陳小華同志取得聯繫,和陳書記一起走在全是水泥硬化的鄉村路上,陳書記對我講,新陽村近年來在上級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下,脫貧攻堅已取得階段性勝利,全村於2017年底整村脫貧。
然而,村兩委在全村物質文明建設顯助提升的情況下,不忘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倡導忠孝文化,而「高登明」老人由於他們的家風淳樸且代代相傳,因此在新陽的知名度廣,那就是理所當然……
我們剛到「高登明」老人家裡,就對她那神採奕奕的精氣神由衷地佩服,但遺憾的是老人現在雙目失明。正當我們感到痛惜時,沒想到老人卻安慰起我們來,對我們說:你們別看我眼睛看不見,但我的心一直都是看得見得!沒想到一進屋就給我們上了一課。
聽老人講,她是生於1927年,與我們偉大的人民解放軍同歲,她一生共育有10個子女,但由於當時條件不好,只帶大了八兄妹,老人的丈夫曾學華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幹活的漢子,那時候在生產隊憑「公分」吃飯,別人最多滿分10分,她丈夫曾學華能評12分,而且在全生產隊沒有任何人有異意,現在在村上一些年齡大的老人在提起曾學華老人的時候都還會翹起大拇指說,假如放在現在的話,曾學華一定能年年評「勤勞能手」!
高登明老人講她與曾學華老人結婚74年,但彼此之間從來沒有在孩子們面前吵過一句嘴,偶爾拌嘴,也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床上說幾句,然後就算了,第二天一如繼往地生活。
老人共有六個兒媳婦,雖然大兒媳婦都已經67歲了,但和六個兒媳婦相處從來沒有說出過一句超出原則或傷人的話!老人講:自己的兒媳婦是別人家的女兒,自己的女兒也會成為別人家的兒媳婦,將心比心,就不會和兒媳婦們爭吵了!老人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滄海桑田,過了苦日子,也趕上了新生活。
為此,老人特別鼓勵子孫們從軍報國,如今老人兒子,孫子,重孫,都相繼有從軍經歷,老人說這是她最高興的事情,老人還講我雖沒有多少文化,但我知道知恩圖報,家和萬事興,換位思考的道理,如今老人還會背三字經,白字歌等(我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在我們離開時,支部書記陳小華對我們說,以後新陽村還會繼續推從宗孝文化,讓中華幾千年的優秀傳統在新陽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點擊下載興文在線城市通
查看更多興文本地信息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興文在線城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