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1月底,我縣有百歲老人34人,佔戶籍總人口的比例在全市、縣(市、區)中最高。目前,全縣行政村實現了鄉村文化公園、老年人活動場所全覆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6.5平方米。好生態讓群眾擁有了好心態,老人們也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帶勁。杏陳鎮後林村的湯翠景老人正是趕上了這個好時候。
剛走進湯翠景老人家中,就聽到老人在唱歌冊,泛黃的書頁顯然已被時間浸潤。老人今年103歲,雖然聽力已不如從前,但是視力依然敏銳。平日裡,除了看書,湯阿婆還會堅持晨練,看看她最喜歡的潮劇,閒來無事,她還會幫鄰裡剪剪紙花,過著清閒悠哉的慢生活。每當大家問起她長壽的秘訣時,她總是笑呵呵地說:擺好心態,享受當下,方可自在。
湯翠景老人唱歌冊
「政府很好,子孫生活可以自足還可以蓋新房子,這樣我就很滿足。我活得很好,現在享清閒,沒什麼需要考慮的事情。」後林村百歲老人湯翠景說。
老人身體硬朗,精神狀態不錯。老人的孫媳婦林秋華告訴記者,日常起居老人都能自理,平日也極少生病,除了有點耳背,血壓穩定,記憶、視力依然清晰。在飲食上,老人常年樸素自律,主要以各種粗糧粥為主食,少肉多菜。
「老人家的生活很規律,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幾點睡覺幾點要吃東西,東西都不多吃,再好的東西都不多吃,少食多餐。眼睛也很好,針線活還能做。」湯翠景孫媳婦林秋華說。
除了規律的飲食習慣,保持心情愉悅,堅持運動也是老人的長壽秘訣之一。這幾年,村裡建起了休閒公園,每天晚飯後,孫媳婦都會陪著她到公園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家鄉的新變化。
隨著東山宜居海島建設的不斷推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富美鄉村的建設也給農村生活帶來大變化, 更為東山創建長壽之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