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曲江一中第六屆賽教(初中組)進入第二天激烈角逐中。今天六節課全部來自集傳統與創新於一身的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他們分別是來自七年級的劉鑫老師和仵亞寧老師,八年級郭曉敏老師、石瑞老師與鄒劼老師,最後一位是九年級趙倩老師。六節課六種風格,儘管都是平平實實的閱讀課,但是設計理念大膽嘗試創新,儘管形式不再光怪陸離,但是語文的味道回歸。《王幾何》一課劉鑫老師以評審會方式組織學生作為評審員將對王幾何老師是否能作為年度魅力教師進行評審,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課堂形成有效爭論,激活學生思想。郭曉敏老師設計的《石壕吏》一課收尾呼應,卻又最後升華,漸入佳境,娓娓道來。儘管是借班上課,但是老師仍然能夠從容自若,張弛有度。同課異構的《背影》,作為傳統經典篇目,想要突破實屬不易,但是我們年輕的兩位教師勇於嘗試,結合自身特色另闢蹊徑,石瑞老師以情動人,鄒劼老師突出方法,石瑞老師激情滿滿,鄒劼老師深情款款,特別是純色誦讀,不禁讓人淚下,真的是在淚光中再現父親的背影。仵亞寧老師在講授《秋天》一詩緊扣文本,抓住重點詞句,以讀代學,以品啟悟。《蒹葭》來自《詩經》,太過於博大精深,再加上本詩朦朧意境多元主題就更難上加難了,但是趙倩老師避難刪繁,主線明晰,由象入境,由境生情,給學生以思考空間,但又不限定思維,至於對於詩歌的魅力理解遠在課堂之外。
課後,來自陝西省教研室的教研員王來平老師以及雁塔區教研室的教研員史建義老師進行了深度點評。王老師認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無論是語言表達能力、粉筆字書寫,還是對於文本的挖掘。當然,語文課實際上是很美的,所以需要老師情滿,以打動學生。而且提出殷殷期望,想要當好老師,先嘗試自己當學生,讀文本,不要諸事依賴教參和網絡。而且讓每位教師反思,一節課的好壞要看學生在這節課或這門課學習中對終身發展的作用,不可越俎代庖,亦不要貪多,問題要有層級,教給學生一種思維的方法,而不是僅是知識的識記。而史建義老師則結合《高中課程課程標準對閱讀的要求》這一專題來點評,講了語文閱讀課需要注意規範與創新、預設與生成、教與學以及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等關係,特別呼籲教師落實「陌生化」閱讀,以激發學與教的興趣。史老師最後強調閱讀批判,一名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並且對文本要有個性化解讀,才能使自己的課堂不斷注入活水。
賽教,對每一位教師都將獲益。授課者從磨課到呈現,是一次考驗更是一種成長。聽課者從課堂聆聽到課後啟示,是一次精神盛宴更是一種自我的反觀。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讓語文課回歸文本解讀是一生的理想,更應該是時時刻刻的踐行。
曲江一中舉行第六屆賽教活動
劉鑫《王幾何》
郭曉敏《石壕吏》
石瑞《背影》
鄒劼《背影》
仵亞寧《秋天》
趙倩《蒹葭》
陝西省教研室教研員王來平、雁塔區教研室教研員史建義等名師擔任本次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