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年前,美國導演緹·威斯特自編自導了驚悚恐怖電影《聖餐》,該片入圍了第3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先鋒展映」單元,然而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影片裡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曾在現實中真實的上演過,「導演」則是吉姆·瓊斯。
在基督教中,「聖餐」屬於一種特殊的崇拜儀典,來源於古代宗教中的獻祭與獻祭之後將祭品吃掉的習俗,具有兩種解釋:一是感謝祭或感恩祭,二則是犧牲。
吉姆·瓊斯出生於1931年,他的父親並不是一位好人,家暴是常有的事情,母親則比較軟弱,將生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吉姆·瓊斯的身上,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吉姆·瓊斯非常懂得偽裝自己。
18歲那年吉姆·瓊斯進入了印第安納大學,但由於經濟的窘迫以及家庭中的一些問題,吉姆·瓊斯完成大學學業花費了10年的時間,不過在此期間,吉姆·瓊斯曾在一所醫院工作過,並且與美麗溫柔的護士馬瑟琳·鮑德溫陷入了愛河,後步入了婚姻。
婚後不久吉姆·瓊斯就開始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衛理公會教堂供職,此時的吉姆·瓊斯表現得很好,反對種族歧視,熱心幫助窮人,不少信徒是尊重吉姆·瓊斯的。
但吉姆·瓊斯卻遭到了教會內部一些人的排擠,受人制約讓吉姆·瓊斯感到十分不愉快,因此他決定建立自己的教堂,一所黑人也可以進入的教堂,1953年,22歲的吉姆·瓊斯成功在北新澤西街建立起了一座小教堂,名為「國民公共教堂」,吉姆·瓊斯自任牧師。
妻子馬瑟琳·鮑德溫是吉姆·瓊斯虔誠的信徒,對吉姆·瓊斯是言聽計從,從來不曾懷疑吉姆·瓊斯言語背後的目的,而吉姆·瓊斯也確實組織設立了免費飯堂、日間託兒所、老年人診所等,因此他在當地具有一定的聲望。
吉姆·瓊斯非常明白處於底層社會的人心中最大的渴望,正如他的母親將他當成是活下去的希望,而窮人、黑人則渴望得到尊重、平等、自由,且過上富裕的生活。
吉姆·瓊斯的教派所提倡的就是這些人心中的烏託邦,1970年代,人民聖殿教在最高峰時曾有數千信眾,他們都天真的認為吉姆·瓊斯會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帶領他們步入天堂。
至於是什麼時候開始偏離正統的基督教,已經無從得知,不過也有少數信眾逃離了吉姆·瓊斯的教派,並且揭露了教派的醜聞:毆打虐待、竊取財產等。
但吉姆·瓊斯宣稱那些指控是污衊,對教內的信眾稱外面的人是如此汙穢,想要破壞他們對於美好天堂的嚮往,等等。1977年,吉姆·瓊斯將教派遷到了南美洲的蓋亞那,他對信眾宣稱那裡是真正的天堂。
大部分核心信眾因此跟隨吉姆·瓊斯前往,於是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個「瓊斯鎮」。然而他們居住在「瓊斯鎮」,過的是與世隔絕且極其貧困、沒有任何個人生活和思想空間,被吉姆·瓊斯的武裝衛隊嚴密監控的集體生活。
自由、平等、富足都不屬於信眾,只屬于吉姆·瓊斯。
吉姆·瓊斯所帶來的影響極端惡劣,美國眾議員因此介入調查,1978年11月18日晚,吉姆·瓊斯自知罪責難逃,於是命令他的教徒喝下摻有氰化物的果汁,如果有人抗拒,就會遭到脅迫。
奉命拘捕吉姆·瓊斯的蓋亞那軍隊抵達瓊斯鎮,而此時的瓊斯鎮只剩下屍體,吉姆·瓊斯的頭部有一處牆上,一名信眾的錄音機則錄下了集體自殺的整個過程。
讓軍隊難以忘懷的是,921人是自願服毒,僅有2個女孩進行了反抗,完全不能夠理解這些人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