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人在行動丨戰「疫」一線有位「精力哥」

2021-02-22 武漢水務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

廣大志願者挺身而出、忘我付出

他們活躍在街道、社區……

在水務戰「疫」隊伍中

有一位「精力過剩」的90後小夥

自發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為戰「疫」貢獻志願力量

▼▼

朱文輝是市湯遜湖泵站管理處的一名工作人員。2月26日,他在輪班的空檔看到朋友圈裡單位同事申請志願者成功的消息。「其實早都看新聞說,武漢在招募志願者,一直不知道要怎麼申請。」一直苦於沒有加入渠道的朱文輝立即私聊同事,在微信上報了名。

在公眾號「文明武漢」上提交相關信息後,他所居住的羅家山社區給他進行了電話回訪,得知他已經作為市水務局湯遜湖泵站管理處下沉社區一線的黨員幹部參與了社區駐點幫扶工作,工作人員委婉地拒絕了他的志願申請。

他的倔勁一下子上來了。「雖然單位幫扶的社區要求24小時值守,但可以輪班,空餘時間足夠去當志願者。我自己有車、有通行證、有防疫物資,作為下沉人員,充當志願者,還可以幫助社區節約防疫物資,而且上手起來也輕車熟路,不會給他們添麻煩。」

他主動添加小區物業經理微信,要求到小區開展志願服務。物業經理體諒他工作辛苦,多次以人手足夠為由委婉拒絕。終究是抵擋不住他的反覆「糾纏」,物業經理同意讓他幫忙為小區物業配送團購物資和愛心菜。

「兩到三天配送一次,每次2-3個小時,我現在已經幫他們配送了280份中百團購物資。」他對自己的「戰績」表示滿意。

翻開他的朋友圈,你會發現這個90後小夥實在是有點「精力過剩」。社區還未實行24小時值守前,每天早上8點半,他已經自駕40分鐘到了單位對口幫扶的社區下沉。

考慮到很多年輕人都還在睡覺,老年人普遍睡眠較淺、醒的早,他先從老年人著手進行排查。小區沒有電梯,排查全靠兩條腿,一輪排查下來,需要上上下下近百層,面罩上分不清是霧水還是汗水。

排查的同時,他耐心記下居民需求,對有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的居民,他還會進一步了解藥物儲備情況,並幫助他們代購代送。有居民以為他是社區工作人員,還特地在手機上留存了他的電話號碼。

零點過後的武漢最為難熬。天冷、睏倦、行人稀少。為了讓身體暖起來,他有時會打開車上的暖風取暖,有時也會走一走,或靠慢跑取暖,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無比接近「守護者」的稱呼,這樣一想,他又覺得這樣的守護很值得。

受疫情影響,今年過年,他沒有回家,「我正在工作,我很安全,你們不用擔心我,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這是在視頻電話裡,他跟父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水務人在行動丨年近六十的下沉老黨員:服務老人我最在行

相關焦點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一線 疾風勁草
    就眼下而言,管住人,管好人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道關。連日來,堅持不懈的努力,我縣已完成對重點小區、重點人口第一輪排查工作。  管好重點人口、守住重點小區是當前防疫阻擊戰的重中之重。縣委縣政府從全縣抽調254名黨員幹部對160個小區日夜死看死守。一線,他們用堅持築起「護城河」;用忠誠當好百姓的「守護人」,他們是戰「疫」一線的疾風勁草。
  • 戰「疫」•蘭職在行動26丨為蘭職戰「疫」注入強大輿論引導力
    以典型引路,以榜樣育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激勵作用,讓黨旗飄揚在抗擊疫情一線。圍繞「先鋒堡壘」「宣傳動員」「關注學生」「志願服務」「疫情防控」「心理疏導」「衛生環境」等主題再動員再發力再加強,深入挖掘學院防控一線的典型事跡和先進經驗,在校內外媒體發布,進一步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激發全院師生堅定信心、眾志成城防控疫情、戰勝疫情。
  • 戰「疫」一線丨民警羅晴的執著與情懷!
    曾擔任戶籍民警的羅晴對轄區居民情況非常熟悉,疫情發生後,他依託多年來的紮實基礎,結合各村實際,嚴格落實分局防控要求和各項指令,始終堅守一線,不叫苦、不喊累,與村鎮幹部合力開展疫情防控、隱患排查工作,用自己的擔當和付出激勵著戰友,護衛著群眾
  • 失散16年河南父子在戰「疫」一線重逢
    來源:武平發布十六載陌路閩粵贛邊父子再牽手,一千裡尋親戰「疫」前線骨肉重相聚。
  • 為愛馳援 持續行動 | 黑牛又有一大批愛心物資送達抗疫前線!
    持續行動,勠力同心,共克時艱!今天,黑牛食品又有一大批愛心物資在黑牛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送達廣東、山東等地的抗疫前線,慰問和致敬抗疫一線工作單位和個人。      為了及時保障抗疫前線人員的營養補給,各地黑牛馳援行動分隊一大早就開始準備愛心產品物資,並全力排除交通不暢通等困難,最終順利地將捐贈物資送到目的地,為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營養補給,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戰「疫」中靚麗的青春風景線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形式依然嚴峻在這場抗疫戰爭中我們身邊多了許多可愛的人
  • 失散16年河南父子在戰「疫」一線重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45182898289,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您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十六載陌路閩粵贛邊父子再牽手,一千裡尋親戰「疫」前線骨肉重相聚。這個離奇的尋親故事,就發生在武平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戰「疫」一線,為今年這個不同尋常的略顯灰暗的春天,平添了一抹別樣的溫情色彩。
  • 騎電車女子倒地,尋求目擊者| 衡水市五證不全樓盤退款了| 68位戰「疫」英雄海報點亮衡水街頭
    連日來,衡水市支援湖北醫療隊68位隊員的「最美逆行者」海報,陸續登上了市區主要街道公交站亭、地標性建築和景點的LED大屏,以最美的戰「疫」英雄形象點亮市區街頭。「這不是咱們衡水支援武漢的戰『疫』英雄嗎?」
  • 在一線丨在這場同心戰「疫」裡,長風街道中江小區上演了這些暖心故事
    總有些溫暖不期而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長風新村街道中江小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一線,同心協力用一個個實際行動戰「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始料未及,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中江居委會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加強宣傳,叮囑每一位居民都要做好自我防護,要求居民們如果要出門一定要佩戴口罩。
  • 新田抗「疫」在農村|東山村:戰「疫」一線最美「父子兵」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就得衝鋒在前,堅守一線,誓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決戰到底。」新田縣陶嶺鎮東山村後備幹部鄭坤鏗鏘有力的說道。  為全面打贏肺炎防控狙擊戰,自1月26日以來,鄭坤每天堅守在防疫一線,除了做好每日防疫執勤工作外,其他時間則開著自己的私家車用車載廣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從早上到夜幕來回的穿梭在村頭巷口。
  • 戰「疫」一線,一家三代齊「上陣」!
    在凜冽寒風中值勤12個小時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防疫物資短缺是王忠強面臨的第一個難題。為此,他只能另闢蹊徑:沒有護目鏡,電瓶車頭盔先應急;沒有防護服,一次性雨衣來代替;沒有手套,家裡洗碗專用橡膠手套也能用。就這樣,他穿著這套「土味裝備」引車排隊、測量體溫、問詢登記,一絲不苟地完成「三看一問一登記」所有規定動作。
  • 【武功公安在行動】警醫夫妻奮戰抗「疫」第一線
    逆「疫」而行,攜手並肩,他們戰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第一線,用堅守、用愛、用使命和責任,上演「最美」逆行。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戰「疫」故事。關鍵時刻要頂上 榮譽背後是責任鄧鴻斌是武功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戰「疫」打響後,初四收到上級命令,「關鍵時刻我更要頂上」,當天鄧鴻斌義無反顧回到城關派出所上崗。
  • 眾志成城,共同戰「疫」 | 吉林非遺人在行動!
    在這共度時艱的時刻,我們看到,吉林省內各地的非遺人均在積極行動。除了創作形式多樣的作品,還有很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和傳承人在防控疫情期間積極捐款捐物,慰問一線抗疫人員,他們用實際行動提供保障物資,履行社會責任,踐行企業擔當。
  • 【組工文匯】小馮社區戰「疫」記
    看到大家滿身疲憊仍奮不顧身的背影,那一瞬間,小馮的心好像被狠狠揪了一下,胸口處的酸脹告訴小馮,她要把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故事寫出來、傳出去,鼓舞更多的人。於是,她開始絞盡腦汁用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居民們傳遞正確的防疫資訊,通過事實和數據,宣傳一線工作人員的感人故事,緩解居民在疫情面前出現的不安情緒,振奮人心、凝聚人心。
  • 戰「疫」一線的「紅色守衛者」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林芝市玉普公安一級檢查站全體幹警、鄉派出所幹警、鄉衛生院醫務人員請戰,為林芝市「東大門」構築起一道堅實安全屏障。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用「我先上」的實際行動兌現自己的入黨誓言。玉普鄉派出所所長巴桑羅布(臨時黨支部書記)說:「人民公安為人民,把好關卡是我們「疫」不容辭的責任,關鍵時刻!危難時刻!我們是黨員,我們是突擊隊員,我們先上,疫情不退、我們也不退!」。
  • 【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青春戰」疫「,團團貼心送溫暖
    青春戰「疫」,團團在行動。2月18日,賓川團縣委書記楊萌及青年志願者一行到力角鎮,為力角鎮的「疫」線工作人員帶來了物資、帶來了「託尼老師」。迎著清晨的陽光,團縣委一行帶著滿滿一車的物資來到了力角鎮人民政府大院,為力角鎮帶來了60箱柑橘、20份防護物資。
  • 徵集令丨蓬萊戰「疫」中那些閃閃發光的瞬間!
    這些天,全國上下,緊張著、揪心著、行動著……許多打動人心的故事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湧現。
  • 老兵戰「疫」——牛心鎮牛鮮村退伍軍人林春吉
    疫情發生以來,66歲的退役軍人林春吉始終衝鋒在前,積極投入戰「疫」,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織密防控網絡,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莊嚴承諾。退伍不褪色,爭當抗疫逆行者。在疫情防控通知後,林春吉就帶領全村黨員志願者投入戰疫,堅守卡口、入戶登記、宣傳防控知識,解決群眾需求,每一天都在抗疫一線忙碌著。
  • 戰「疫」之下的大愛與擔當 ——鶴興辦鶴翔社區工作者 楊冬梅
    楊冬梅,女,今年51歲,是鶴翔社區的黨支部書記,自新型冠狀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作為社區的主要負責人,在戰「疫」之下,她挑起重擔,帶頭引領,是社區人民的守護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嚴格按照省、市、區、街道辦關於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部署,深入一線、全身心撲在防控工作上,用自己的行動把初心使命書寫在疫情防控的旗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