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將衣食住行用遊列為「十四五」綠色消費重點領域

2021-02-24 第一財經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一個項目組今天建議,將衣食住行用遊作為中國「十四五」推動綠色消費的重點領域,同時重視發揮女性和青年人在推動綠色生活方式中的特殊作用。

在今天(18日)召開的國合會專題政策研究發布會上,「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社會治理」專題政策研究項目組介紹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該項目組中方組長由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任勇擔任。

國合會成立於1992年,是經中國政府批准的非營利、國際性高層政策諮詢機構。歷任國合會主席均由中國國家領導人擔任。國合會現任主席為國務院副總理韓正。

項目組表示,綜合考慮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後綠色復甦的形勢,中國政府應將綠色消費和生活方式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通過「十四五」規劃全面推動相關實踐。

近年來,最終消費持續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項目組稱,分析表明,如果實施綠色消費,對經濟增長和就業都有長期的正效應,特別是涉及衣食住行方面的綠色消費,會成為這些行業較快增長的新動能。其中,食品製造、電動汽車、批發零售綠色化對相應行業的綠色發展帶動效果最為顯著。這一結論對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綠色復甦有重要啟示意義。

 

我國全面推動綠色消費具備良好社會基礎。此前公布的《中國公眾綠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報告(2019版)》顯示,綠色消費的概念在公眾的日常消費理念中越來越普及,83.34%的受訪者表示支持綠色消費行為,其中46.75%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支持」。

項目組稱,從消費規模和結構看,中國開始進入消費全面升級轉型階段,這也是培育新消費模式——綠色消費與生活方式的窗口機遇期。從一些工業化國家的經驗看,錯過這個窗口期,一旦新的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模式形成後是很難逆轉的。

目前,衣、食、住、行(及通信)、用(生活用品及服務)佔居民消費的76%。項目組的模型分析表明,這一結構在未來15年內不會有明顯變化。這五個領域是居民消費中資源環境影響較大的領域,經濟拉動和資源環境績效明顯。

項目組還特別表示,應重視發揮女性和青年人在推動綠色生活方式中的特殊作用。有關調查顯示,80%家庭的消費決定是由女性做出的,女性消費者成為綠色消費的先鋒和主力軍。青年人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消費有較強的敏感性,是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力量。

項目組稱,「在德國、瑞典等國家,都有這一建議的普遍做法」。眼下,應抓住民眾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和記憶,倡議發起全國性綠色生活運動,並建立面向社會公眾的綠色消費激勵和懲戒制度。

在具體的綠色生產和消費政策方面,項目組以綠色建築和汽車消費為例建議,抓住當前正在大規模開展的老舊小區改造的機會,全面實施綠色改造;針對汽車全產業鏈建立健全綠色消費與生產的支持政策體系。在稅制改革方面,可考慮在2021年至2025年逐步取消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稅政策;2026年後開始實施基於油耗的稅收優惠政策,並根據油耗調整建立優惠政策動態調整機制;2031年至2035年提高優惠政策門檻。

相關焦點

  • 國合會:「十四五」應全面推動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實踐
    研究認為,綜合考慮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後綠色復甦的形勢,中國政府應將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通過「十四五」規劃全面推動相關實踐。研究認為,如果實施綠色消費,對經濟增長和就業都有長期的正效應,特別是涉及衣食住行方面的綠色消費,會成為這些行業較快增長的新動能。其中,食品製造、電動汽車、批發零售綠色化對相應行業的綠色發展帶動效果最為顯著。
  • 國合會2017年年會將於12月9—11日在北京舉辦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2017年年會將於12月9-11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生態文明在行動:邁向綠色發展新時代」。關於國合會,你該知道的:國合會成立於1992年,是經中國政府批准的非營利、國際性高層政策諮詢機構。
  • 頭條 | 任豪祥:「十四五」物流業加速「綠化」
    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實現節能降耗,降低碳排放和對物流環境的淨化,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物流能耗持續上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能源消費量由2011年的約2.97億噸標準煤增至2018年的約4.36億噸標準煤,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也由7.7%增至9.2%。
  • 曾勁:綠色環保水泥建材仍是金隅集團「十四五」發展的核心主業
    近日,金隅集團召開了「十四五」規劃暨2021年重點工作研討會議,會議通報了《金隅集團「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及金隅集團「
  • 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十四五」主要任務
    2月上旬,《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正式印發。《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8個標誌性戰役」將繼續打響,築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 郫都區召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
    2021年1月15日,成都郫都區召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傳達學習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徵求區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對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上日程
    一、 突出市場化低成本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戰略二、 系統評估各類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條件三、 科學論證「十四五」各類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四、 認真研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主要任務和重大項目布局五、 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六、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七、 研究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
  • 「十四五」規劃重大信號!新能源車勢不可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關於「十四五」規劃,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給各國大使講了這些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在論壇上發表以下觀點:  「十四五」規劃對中國來講至關重要,同時也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我將講三個主要領域。  第一,理解或者是了解中國在目前的一些非常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  第二,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如何應對,當然這也會體現在「十四五」規劃的具體內容當中。
  • 「十四五」期間 陝西將再增加15家三甲醫院
    「十四五」時期,將把握健康陝西建設和應對人口老齡化兩大戰略,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健康陝西建設統攬衛生健康各項工作,紮實推進17項行動和8類健康細胞示範建設,打造好「五大體系」。重點推進兒童、呼吸、心血管、癌症等1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構築起西部地區乃至「一帶一路」醫療資源高地高峰。布局陝南、陝北、關中東部和關中西部4個片區,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全省再增加15家三級甲等醫院。在基層,實施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建好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健全急診急救醫療網絡。支持50萬以上人口大縣創建三級綜合醫院。
  • 「十四五」生態文明怎麼建?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裡綠色長城,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立足「十四五」,我們將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內蒙古的廣袤大地上,鋪展著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溼地、大山脈、大戈壁、大沙漠等多種自然景觀,各具風情,各有功用,必須整體謀劃、一體保護。
  • 中國:綠色金融議題推動者
    綠色金融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綠色復甦的重要支撐。  綠色金融支持的復甦將有助於金融穩定和國際合作。綠色金融的終極目標是要促進綠色發展,綠色復甦將能夠確保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運行的質量,避免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積聚,逐步釋放資產擱淺風險。綠色復甦有助於推動國際務實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目前,歐盟推出的總規模7500億歐元的抗疫復甦基金中,有近1/3的資金將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投資。
  • 贏在十四五:打開「三觀」才能打開農產品附加價值提升通道
    面對「十四五」新階段,農產品要打通提升附加價值的路徑,關鍵在於打開自己的「三觀」!十四五農業三大關鍵詞:生態、內需、城鄉。而將供給側改革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是農業發展的大道。具體方法是以工助農,以城補鄉,城鄉互動。應用:農企只有抓住城鄉互動的牛鼻子,基於生態,重構「三觀」,解放生態價值,才能真正贏在十四五。
  • 天津旭然科技有限公司節能與綠色發展合作夥伴重磅徵集令
    ,幫助用能單位提高「十四五」能源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費成本,加大對節能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天津旭然科技有限公司本著「攜手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開展節能與綠色發展合作夥伴公開徵集工作。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太陽能光伏組件、碳纖維材料、生物基纖維、複合材料和節能燈等新品種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和規範回收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網際網路+」系統等。能源綜合服務領域:用能系統智慧管理、信息化技術,分布式能源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投資服務,網際網路 +」智慧能源,基於電能的冷熱供應、用能監測、儲能服務等。
  • 《中國金融》|王浩:用金融手段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歷史起點上,建設銀行將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緊緊圍繞「綠色金融資產成色更加靚麗、綠色金融客戶群體更加壯大、綠色金融產品貨架更加豐富、綠色金融系統支持更加有力、環境和社會風險管控更加有效、綠色金融專業隊伍更加強大」的目標,努力開展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持續豐富新金融實踐的綠色內涵,加快培育綠色金融新優勢。當前,我們考慮重點做好以下探索實踐。
  • 多省市明確將大力發展氫能源 相關概念股或將受益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李春蓮近日,北京、陝西、吉林、河北、山東等多個省市明確,「十四五」期間將大力發展氫能。其中,遼寧省發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氫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此外,《山東省十四五規劃》表示,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 綠色低碳,讓幸福成都更宜居
    走向「十四五」,成都明確提出人均綠地目標:到2025年,實現城市綠地率不低於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4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90%。成都作為全國第三批低碳城市試點,正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能力體系,強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促進溫室氣體與汙染物協同治理、經濟社會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緊密融合,努力讓綠色低碳成為城市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
  • 東海:「十四五」時期江蘇區域(連雲港)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我縣舉行
    11月27日,「十四五」時期江蘇區域(連雲港)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東海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原巡視員鄒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教授夏錦文,江蘇海洋大學校長、教授寧曉明等領導以及來自國家發改委、省社科院、南京工業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市委黨校等專家學者和在校研究生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