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後續:石碑疑似明清時期文物,當地村委會出面保護!

2021-02-23 今日生活

前幾天,我們在節目當中,跟大家說了這麼一個事情,就是槐泗運河村的楊師傅,發現村上祖輩們留下來的一塊石碑不見了,他蠻緊張的。因為在他的印象裡,這個石碑有來頭呢。

楊師傅:楊師傅:以前我了解過了 是人家運河東邊 狀元墓 是大家人家 後來破四舊立四新 就把它不曉得 怎麼回事 弄到我們這來了

按楊師傅的話,這塊石碑是祖輩傳下來的,一直以來都被村民放在水渠上,當踏腳石。這塊,它不見了之後,楊師傅就報警了。民警也很重視,經過四處查找,發現被人轉運到了旁邊的小公園裡。這個石碑角已經磨損了,為了防止再被人破壞的,所以村民們就希望救助到相關部門。

槐泗派出所副所長張煒:我們也跟村民了解的 村民說的 石頭有一些磨壞了 也希望通過聯繫文物部門 到現場進行鑑定 並且對文物後期 進行一個合理化的保護

這個石碑到底是哪個年代的?是不是屬於文物呢?我們記者也邀請到了揚州市博物館的陳曉友陳老師,到現場來仔細鑑定下子這塊石碑。陳老師說的,槐泗、甘泉這一代,在歷史上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博物館名譽館員陳曉友:東鄉呢 一般來說 我們好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好多的項目在東鄉比較多 像揚州的揚劇 包括揚州評話 這些人才比較多 西北鄉呢 出文化人士比較多 像阮元啊 對公道 對儀徵各方面 周邊的 它因為是山區 這個地方不光是文人雅士 都希望身後能葬在這個地方

聽說我們記者請來了專家,來鑑定這個石碑,好多村民都趕過來七嘴八舌的反映他們曉得的情況了

村民:我家二姐夫不在了 由我家二姐夫親戚弄過來的 狀元是哪個啊 不曉得 我家二姐夫曉得 挖出來的時候 有橡皮人一個人

村民們說的,這個石碑,是一個狀元墓的碑,原本在河邊,村民當時發現的時候,裡頭還有一個假人呢。運河村的村民當時要造水渠,所以用船把這個石碑運回來的。其他的情況,就不了解了。陳老師,也試圖想要把石碑上的字,弄清楚的,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被磨損風化了,只能看到為數不多的內容。

陳曉友:這個是對科舉人家的 一種褒獎  皇帝的詔書 上面幾個字都是填空 就是我們印刷版一樣填空 皇帝詔曰什麼事情 中間是內容 就把它提起來 可惜就是完全看不清楚了

陳老師說的,石碑上面的字體是館閣體,是明清時期的主流書法,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石碑的年代,不超過明代,是明清時期的。而通過這個石碑的大小,也可以看出,這個墓碑的主人,級別不算小。

陳曉友:他這個級別還是蠻大的 過去他不敢 比如說我是府臺 我是縣臺 我不可能做成超過他的事情 講的意思就是他的規格 封建社會他不敢 我是九品七品 我不可能做到五品的事情 他這個級別就比較大

陳老師通過石碑上的「治水」等字,猜測出這個墓碑的主人,可能在這個治水方面做出過貢獻,村民們所說的狀元墓,實際上也不是他真正的墓。

陳曉友:當時開挖的時候 墓裡面有假人 實際上就是衣冠冢 他的真身不一定葬在這  他因為是當地人 在當地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各方面  在這個地方搞了一個墓碑形式

陳老師想看看石碑的背面,但是這個石碑重達二噸,靠人力無法翻過來。所以無法了解到其他有用的信息。這塊,運河村的工作人員也趕過來了,他們表示,這個石碑也是歷史的見證,下一步也會妥善安排好。

槐泗運河村工作人員:那個亭子都弄好了 放在亭子裡

陳曉友:完全可以弄好的 什麼原因呢 它是一個文化的提升 今後可以搞文化旅遊城市 可以大家來走訪一下 有這麼一回事

等村民把這塊石碑弄好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石碑背面的字到底寫了什麼?這個石碑的主人到底是什麼人,有什麼樣的歷史故事,我們將繼續跟蹤。


相關焦點

  • 閩北發現清康熙年間「御茶園」石碑
    中新網福州12月28日電 (樂細巾)一塊清康熙年間的「御茶園」石碑,近日在福建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鎮西北部的坪上村被發現。邵武市和平鎮坪上村村民展示該村發現的一塊清康熙年間「御茶園」石碑。(樂細巾 攝) 樂細巾 攝  這塊石碑是當地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在和平古鎮坪上村的一條田埂上發現的,石碑當時架在水溝上當「小橋」使用。
  • 陣亡將士紀念日的故事:戰士石碑
    在眾多紀念碑中,有一座深藏在落基山脈中的戰士石碑卻很少為人所知,顯得十分特別。戰士石碑(Soldierstone)於1995年夏落成,坐落在科羅拉多州裡奧格蘭德國家森林園區(Rio Grande National Forest)內,該森林園區海拔11500英尺(近4000米),這座石碑專門為紀念1945年至1975年在印支作戰的各國軍人、特別是在越戰期間與美軍並肩作戰的軍人們所造。
  • 榆林檢察明長城保護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檢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典型案例
    該院經實地勘查,無人機航拍取證,調取文物檔案,以及詢問鎮羌堡內居民、施工工人、新民鎮政府工作人員後查明了公益受損事實。2019年7月4日,府谷縣院依法分別向新民鎮政府、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以下簡稱縣文旅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對在明長城鎮羌堡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內施工建設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保護文物安全。
  • guillotine: 人道的斷頭臺 | 將歷史刻在語言的石碑上
    看到這個詞,我們能夠想起歷史上原來還有斷頭臺都是一種進步的時光,也會因此更加珍惜現在的人道社會。雖然這個人名本身已經不存在於今天的世界,但那段歷史還活在語言之中,就像是刻在一面歷盡風霜的石碑之上。
  • 嚴打違建搶建,柳州石碑坪一萬多平方米違建被拆
    在石碑坪鎮政府附近,有一處四層磚混結構的違建房屋,執法人員去年開始立案調查後,當事人不僅不配合調查,還瘋狂搶建,在樓上非法加建鋼架棚,室內的裝修也是搶出來的,從院子到房間,從地板到牆壁,全都貼的木板。
  • 蘇氏古居八扇木門一夜「失蹤」 男子網吧瀏覽文物信息露馬跡
    近日,滎陽蘇氏民居的
  • 「十進百家 千人普法」石景山檢察院赴慈善寺就文物保護開展座談及...
    為深入落實「十進百家、千人普法」法治宣傳工作任務,進一步發揮公益訴訟檢察助力文物保護的職能作用,充分激發黨支部工作活力,10月26日,石景山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秀莉帶領第五檢察部赴石景山區慈善寺文物保管所參觀交流,並就公益訴訟檢察及文物保護工作開展座談。
  • 五指山水滿鄉發現一坨珍貴的「糞便」,當地村民稱20 多年沒看到它了
    圖片由毛腦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秦存平提供 「這不是20 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海南水獺的糞便嘛,我見過水獺的糞便,以前我們這裡很多,它們就是喜歡將糞便拉在石頭上,就是這個樣子。」王進海說。聽了王進海的這番話,讓秦存平更是興奮。自從他兩年前來到毛腦村委會當駐村第一書記後,就沒停止過對海南水獺的尋找,這次發現疑似海南水獺的糞便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 大埃及博物館接收新一批2000件文物 共計接收54000件文物
    據埃及金字塔在線網站9月19日報導,大埃及博物館接收了一批共計2000件的文物,這些文物主要來自於位於解放廣場的埃及博物館以及特拉·亞胡迪亞和金字塔地區的文物館藏
  • 「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山西聞喜縣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盜竊的國家文物可改寫歷史,斂財數億元,團夥成員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背後的「保護傘」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等人被判無期徒刑……公安部刑偵局昨天發布消息介紹,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三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0餘名
  • 十大文物犯罪A級通緝令逃犯,20天內全部落網!
    而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3年來,已偵破文物犯罪案件348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7名,繳獲文物4萬餘件。 近日,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全面推進專項打擊行動:一是成立由多部門、多警種參加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杜航偉任領導小組組長,辦公室設在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承擔專項行動統籌推進及具體案件指導等工作。二是已正式開通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舉報信箱,郵箱地址是北京市東城區A06201信箱,鼓勵廣大群眾踴躍舉報相關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