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老師,醫生,這些職業在人們心中,是救人於水火危難之中,把人們引向柳暗花明之處的指路人……
警察的警字下面是一個「言」字,從訓詁學的角度來說,警者戒也。意思是用言語來告知大眾安全與危機。
最新一期的《我是演說家》,講述了北京警察的故事,北京市公安局指揮部110 接警中心的一位接警員——魏銘淇,分享了她打動人心的工作經歷。一臺電腦,一部耳機,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他們是無形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護衛隊。
圖片來自網絡
每天從她手中接起的電話就有700個,一年有將近十萬個電話。
而千奇百怪的電話並不在少數:
「喂,110啊,我家孩子不聽話,你能不能幫我教育教育他啊!」
「喂,110啊,我銀行卡被吞了,你趕緊派個警察過來,幫我把機器拆開。」
「喂,110啊,我家房頂塌了,你趕緊來救我。
您別著急,您先說下位置。
對不起啊,我剛才在做夢」
「你好,你是公安局的李公安是麼?
不是啊,我這是110。
奧,今天過愚人節,祝你們節日快樂。」
「喂,110,你說話啊你不說話我告你信麼?」
這種非緊急,非警務的電話,佔到了全市接警總量的百分之40。不僅如此,她常常還會遭到誤解,被指責,被罵,在這個崗位上哭鼻子了好多次。
但是,總在她一次又一次地幫助了別人的時候,她逐漸意識到了,接線員肩上的重任。每一個電話,短的不過十幾秒鐘,最長的不過幾十分鐘。但電話的那頭發生了什麼,即將發生什麼,卻很難想像。
2012年,魏銘淇接到了一個想輕生的女孩的電話,在高樓上打了最後一個電話給110,但是魏銘淇沒有能力挽留住這個年輕的生命,她為此自責後悔不已。
這件事讓她意識到了,一個接警員的職責,絕對不是接個電話那麼簡單,很有可能關乎生命,從此以後,她開始不斷地學習各種法律、急救、心理學等各種領域方面的專業知識,她希望她能懂得更多,這樣才能在更多的關鍵時刻,幫助到更多的人。
有一位機智的計程車司機大姐,在簋街附近被劫持了,找準時機撥通了魏銘淇的線路電話,她把手機放在了口袋裡,通過和劫匪的溝通故意把信息透露給電話那邊的警察。
魏銘淇把聽筒音量放到最大,通過信息及時派警,不出一會兒就成功地抓到了劫匪。
圖片來自網絡
在此,提醒了廣大市民:
遇到危急關頭該如何報警,那就是第一時間交代清楚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警察知道你在哪裡,這樣才有機會派警察去找到你。
如果實在不是很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就看看旁邊的標誌性建築物,儘快聽接警員的引導。
圖片來自電影《保持通話》
還要強調一點,不僅可以通過撥打電話報警,發送簡訊到12110,是為了給聾啞人士和大家不方便報警的時候開通的一種輔助報警方式。
和110 是一樣的,24小時的每分每秒都會有人值守,查收簡訊。魏警官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在公交車上,用12110報警抓色狼的故事。
記得我有一次差點遇到了電話詐騙,掛了電話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撥打了人生中第一個110電話,無比信任地與電話那頭的警察哥哥再三確認,才放心下來。那麼讀到這裡的你不知道有沒有相同的經歷呢?
大家都說,有困難找警察,找警察的第一反應就是撥打110。
它是我們潛意識裡,最習慣的存在,它是那個無論你在哪裡,無論是清晨還是深夜,都可以隨時撥打的電話。
但是,它更應該是那個「我怎麼辦,我遇到危險了。」那個當我們喪失了安全感的時候,撥打的求助線,那個守護在我們身邊的生命線。
魏銘淇說,看著北京市地圖,好像每個角落都曾在接警單裡出現過,似乎每個地方都有我曾經幫助過的人們,我們每個接警員,雖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我們會始終堅守在電話線的這端,守護好你們安全感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你們撥通110的時候,我們隨時準備著給予你們回應。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聽了這段演講總是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這是為什麼,因為關於愛的一切的東西,始終最能夠打動人心,尤其是大愛無疆這種東西,無論何時都彌足珍貴。
當我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的時候,不妨試著溫暖一下別人,或者接受別人的溫暖,相信我,愛的流通與互動一定會讓生命充滿了意義。
看點推薦▼
→ 網紅店被查!光北京就有200多假店?
→ 「掃一掃」支付每日限額500元,還能不能買買買?
→ 聽說北大可能整體搬遷雄安,還有教授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