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為了慶祝國慶,各國都會舉行不同規模的閱兵和慶典活動,但是對於澳大利亞來說,非但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國慶而歡呼喝彩,甚至還有人會在這一天組織遊行和抗議的集會,這是為什麼呢?
澳大利亞土著爆發,要求廢除澳大利亞國慶節
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節,本該熱熱鬧鬧的節日卻出現了異樣的風景線,就在這一天,當多數人走上街頭歡呼喝彩之時,人群中出現了遊行示威的隊伍,這些人穿著屬於澳大利亞土著的傳統服飾,臉上身上塗上特有的標記站在街頭,高喊廢除澳大利亞國慶節的宣傳語,甚至在多處國旗旁邊豎起了土著的旗幟。這些澳大利亞原住民認為這天是他們祖先的受難日,這片土地是被硬搶過去的,澳大利亞人不應該如此高調地宣傳這個節日,應當立刻廢除。線下的遊行隊伍分布在雪梨、墨爾本各大城市,同時線上也有將近2000人發出抗議的聲明。其實這種現象在每年的1月26號都會發生,自從1788年1月26日,英國闖進這片土地並強行建立新的政權,這一天就成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也是原住民開始被迫害的日子。
澳大利亞土著如何被政府迫害?才會導致至今仇恨不減
其實在英國來到澳大利亞之前,這裡就有估計75萬的原住民生活,但是侵略者毫不留情,直接將土著趕出家門驅散到不毛之地,佔有他們的土地和財產,甚至侮辱土著女性,更可怕的是歐洲白人把天花病毒帶到了這裡,那段時間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們最黑暗的日子,在連續身心迫害之下,原住民從75萬減少到了7萬人。
即使這樣,澳大利亞政府還是不滿足,拿出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事,認為土著黝黑的膚色就是低等血統,實行了滅絕人性的「白澳政策」。挑選膚色比較淺的土著混血送到白人家庭寄養,而膚色較深的直接被送進保育院。這些小孩長期接受政府的洗腦教育,因此這代人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澳大利亞政府對於土著居民的思想改造被強烈抵制,這種做法直到1970年才得以廢除,但是這些土著後代依舊得不到公平的對待。雖然他們人口只佔到澳大利亞人口3.3%,但是卻佔監獄人口的28%,是被逼無奈還是故意刁難?或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