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理罪城市之光》與《亂步奇譚》

2021-03-01 小高的星野

正義不是一個單向度的概念,而是在各個向度上互相衝突的價值。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江亞選擇民怨極高的人實施具有儀式感的殺人行為。

以不法懲治不法,合情但不合理。

 

私法制裁者的出現源於對社會不公的憤恨與對司法體系的不信任,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那些人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報應。

「他們有錯,但不該死。」

「如果你是被他們傷害的人,還會這麼無所謂?」

確實,除了當事人,誰也無法體會那份痛苦。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一句話,「不能以暴制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遭受過校園暴力,我曾經遭受過,但我很幸運,用相同的暴力讓它消亡在萌芽時期,雖然已經忘了是什麼時候了,不過從那時候我就知道了,在很多情況下,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但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後來讀到一本書「人性中就有暴力的一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暴力。想要控制暴力,就需要掌握更大的暴力。想要終結暴力……就得先成為最大的暴力。」

當然,象牙塔內的小打小鬧與社會事件並不能一概而論,卻可以參考。

 

在電影的結局中,方木說道:

「我們破案抓人,法院定罪,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讓良知不被扭曲,是為了陰霾下還堅信光明的人。

我們不可否認,正義的遲到催生了江亞這樣的悲劇,他的所為究竟是伸張正義,還是將正義推入深淵?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答案。

江亞做過的事情,或許有些人也想過,但是我想告訴這個城市裡的每一個人,以暴制暴,信仰暴力,會帶來更大的暴行,如果這個天平不小心失衡了,那麼,我願意做一個砝碼。」

 

其實看過電影的人不難看出,江亞是一個心理變態,映題。而且他所懲戒之人,雖是有錯之人,但不該死,所以並沒有多少人會同情他。方木化身砝碼,捨身飼虎,也符合我國電影的一貫標準。影片中有個細節,咖啡館中那句「難道要我給他抵罪嗎?」明顯和嘴唇不對。

由於個人價值觀的原因,「以暴制暴,會帶來更大的暴行」這一點睛之筆恕難贊同。

 

當我看到《亂步奇譚》時,便想到了《城市之光》,所以拿來做了做對比。

《亂步奇譚》有一個都市傳說,二十面相是一個戴面具的人,每當有因證據不足或精神疾病等特殊原因(如精神疾病)而被釋放的該死之人被無罪釋放時,他便會在網上發布訊息,出來斷罪。

在我看《亂步奇譚》時,與《城市之光》最大的區別就是,認為這些人確實都該死,並且盼著他們早點死。

 

二十面相併不是只有一個人,只要手上有面具,不管是誰都能成為怪人二十面相。當二十面相們被捕時,說出了這些令人恐懼的真相:「二十面相是不會死的,它是一種精神,沒得到制裁的人要制裁。」

「儘管法律可能確實懲治不了有些壞人,但如果實施懲罰的權柄落入那些自詡正義的個人或者團體手中,只會有更多無辜的人或者罪不至死的人受害。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性高於懲治惡徒,後者只是維護社會安定的一種手段,絕對不能凌駕於其本質目的之上。」

 

「在具體事件上會符合多數人認可的道義,但如果擴大化,最終只能演變為道德審判的狂飆,沒人能倖免。」

《黑鏡》第三季第六集中,民眾只需要給人加上「去死」標籤,獲得票數最多的人便會被兇手控制的生態「蜜蜂」殺死,不同於《城市之光》中的十萬人相安無事,38萬參與者皆慘死於「蜜蜂」之手。(蜜蜂暗喻社會上無孔不入的輿論。)

 

斷罪之人,我能理解,但絕不贊同。當有一天他們突然擁有了超能力,他們會成為「美國隊長」嗎?不不不,「祖國人」罷了。

法律代表著秩序,而不是正義。但我們都要在秩序之下生活,從心所欲不逾矩。

相關焦點

  •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最黑暗的,恐怕是那道自以為耀眼的光.
    想到今年發生的一些事件,我們是否也需要那一縷「城市之光」?12月1日,在被車撞傷的786天,受害者趙勇的父親去世。肇事者黃淑芬2015年10月撞倒趙勇父親,在法院判賠90多萬的情況下一賴到底,拿著別人的救命錢,買了新房新車,還去了泰國旅遊。而趙勇辭掉工作,賣掉家裡唯一的房子為父親治病,為了省錢甚至住過醫院的廁所,每天奔波在醫院和法院之間。
  • 2015犯罪懸疑【心理罪】電視劇全24集
    導演: 五百編劇: 顧小白主演: 陳若軒 / 王瀧正 / 付枚 / 溫心類型: 懸疑 / 犯罪
  • 【中興·城市之光】我在曹縣等你回家暖心微電影,致敬所有外出奮鬥者
    為了生活,我們不斷經歷著和親人分別,第一次去外地讀書,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開始人生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和伴侶在異地有了新家…為致敬返鄉遊子,中興·城市之光特準備了愛心接站、免費理髮、美甲、行李寄存等暖心服務,讓你下車的那一刻就感受到回家的幸福👇【中興·城市之光】返鄉遊子對不起,城市之光愛心接站、理髮、美甲、行李寄存等,這些真的都免費
  • 海安新地標丨中央•城市之光產品發布會盛大啟幕!
    王總在致辭中表示,中央•城市之光作為中商集團在海安的壓軸巨作,傲踞海安中軸之上,36萬方城市綜合體及500餘家知名大牌,坐擁城市繁華商圈,其高端產權辦公、定製精裝公寓——58品牌公寓館、投資型精品高端酒店,將為海安城市精英提供零距離便捷、高端的都市生活,未來將共同見證中央•城市之光的完美蛻變。
  • 凜冬之夜,藍盾之光照亮文明之城
    科爾沁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各中隊在互換片區後,新的城管四中隊、城管六中隊根據轄區重點區域和違法行為反覆性問題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專項整治行動,代號「藍盾之光」。       行動開始前,城管四中隊中隊長範長利、六中隊中隊長李賀集合隊伍,就開展的行動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執法人員「依法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以大隊「崗位大練兵」為依託,不斷提升自身高水平業務技能」;整治期間兩個中隊出動執法車輛六臺,執法人員32人,共計清理店外經營25家,勸誡10家,清理擋車器130個,店外明火吹碳5家,有效的遏制了轄區內城市管理工作重點問題。
  • 「文明之光 魅力之城」——全民代言木瓜森林
    8月16日晚,由十堰市旅遊委、市文體新廣局、十堰廣播電視臺主辦,市文聯、市藝術學校、市群藝館、市藝術劇院承辦的「文明之光魅力之城
  • 城市之光: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立體模型製作
    在巨大的立體模型中,有七個正在運作的次立體模型突出了這座城市的作用。其中包括布魯克林老鷹樂隊(Brooklyn Eagle)所在的一間報紙印刷室、布魯克林的一戶人家收聽廣播的房子和一間醫院手術室。
  • 耶穌--世界之光
    耶穌--世界之光救世主的誕生應是猶太歷史上最偉大的聖日。
  • 黃文炫:「欣」之光
    新材料、化工行業動態,找工作,精彩好文,學習成長……在美麗富饒的鄂爾多斯高原上 在資源富集的棋盤井大地上存在著這麼一股「欣」力量他們勤勞勇敢、腳踏實地他們同心同德、奮勇拼搏璀璨的「欣」之光在他們身上閃爍
  • 光之饗宴!大阪城3D投影彩燈展
    大阪城3D投影超級彩燈展,世界第一的光之饗宴!美哭了!今年預計在2015年12月12日~2016年2月28日期間開展。
  • 以中國元素,做世界品牌——觀池與中國元素相攜十周年
    觀池作為「中國元素」發起方之一,十年來與「中國元素」攜手同行,將中國元素展現給世界。從2006年的初創,到每一屆的舉辦,從2013年共同承辦法國坎城創意節的「魅力·中國周」,到共同見證10周年成果豐碩的華彩,觀池與中國元素初心不改,帶著對中國文化的敬畏之心,跨界躍動,創意共融,打造世界的「中國元素」!
  • 鏗鏘玫瑰,沙漠之光
    但其實,歌詞中的玫瑰是存在的,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是一座沙漠上的綠洲城市。它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崑崙山北麓,系山前洪積扇綠洲地帶,整體呈現南高北低的態勢,地貌簡單、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因為地處沙漠邊緣,經常會有來自沙漠的風沙吹打,而于田沙漠玫瑰在防護林的保護下,向陽而生,出落的格外美豔。加之于田縣的水源皆出自崑崙山冰川融水,該區域遠離塵俗,無任何汙染。
  • 各路「大咖」雲集翡翠之光!
    構建社區美好生活,翡翠之光始終砥礪前行。2017年,翡翠之光許下的建設「金州美好精英生活住區」的承諾,正一步步兌現。我們一直希望成為你身邊的「生活大咖」,除了此次召喚的「家居咖」紅星美凱龍,現有的福佳商圈與安盛商圈將與國防商圈形成掎角之勢,三足鼎立,豐富翡翠配套。
  • 【城市管理在路上】凝心聚力抓創建 司馬光路換新顏
    記者徐曉慧:「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展現文明城市形象,近期,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城區五條道路進行達標創建,以「淨化,硬化,綠化,亮化
  • 大悟樂善助學-視佳醫之光
    視佳醫院長陳慶豐介紹說:每次參加助學活動,我們老大陳慶申董事長都會講同一句話:「我這輩子最遺憾的是讀書太少,所以我對沒錢讀書的孩子感到特別心疼,也特別願意為他們盡點綿薄之力。同時,我也真切地希望同學們能夠緊緊把握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勤奮學習,積極進取,讓人生有價值,讓生命無悔!」我知道這是肺腑之言。這麼多年,他這麼說了,他們夫婦也這麼做了。
  • 樂豆家2017拓展軍訓營巡禮:點亮城市之光的任務就交給我們吧!
    我們正在用行動「點亮城市之光」
  • 【慈濟月刊650期】醫療之愛,希望之光
    七至八日 愛像一道明亮的光11.7~8《農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三》【靜思小語】人人愛心永恆不滅,這道希望之光能破除世間一切無明黑暗。醫療之愛,希望之光今年度北區第一場,也是全臺灣第一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十一月七日在新店靜思堂舉行,約八百位臺北慈濟醫院主管同仁及三百多位志工、會眾參加。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率主管同仁投入經藏演繹,並帶動全場虔誠發願。
  • 愛之光防盲基金會理事會換屆大會順利召開
    遼寧愛之光防盲基金會(以下簡稱:愛之光防盲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10月8日,是致力於消除可避免盲的公益組織,以「人人享有看得見的權利」為願景,堅持「奉獻、公信、平等、卓越」的價值觀,倡導和推動公益文化,傳播公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