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民哥
1月13日,國際旅遊島報到了一個新浪微博網友在三亞買了9個芒果寄回家後,食用時發現全部爛掉。此事引起了三亞市政府的重視,多部門介入調查,最終該網友得到相應的賠償。
新浪微博網友購買的金煌
此後,相關部門對銷售該芒果的水果店及打包男子進行了傳喚,經調查,導致芒果受損的原因並不在於店家及打包男子,可能是快遞過程中出了問題。後快遞公司將相同數量的芒果重新打包,郵寄給了網友。
目前,這個新浪網友購買芒果出現內爛的問題,有關部門在調查過程中並沒有指向生產環節。但這一周,農民哥從代辦、果商處得到了另幾起金煌芒果的內爛問題,這些問題也引起了海南金煌芒果產地及銷售市場的廣泛關注。
下圖是海南產區的金煌,採摘時芒果個頭均勻,果面漂亮,是市面上的頂級果。但這些芒果運到大陸,消費者購買後,切開芒果,全部內爛。消費者就拿到水果店要求退換,給果商造成了麻煩,也造成了虧損。
產區打包後的金煌
到消費者手上的金煌
發生金煌內爛並不止這一起,一位在三亞做電商的老闆說,他朋友買了兩箱金煌送禮,收禮人打開食用,切開後也全部內爛,搞得很難堪。如下圖:
收禮者食用時發現金煌內爛
另有一位資深代辦,在幫老闆收購金煌發貨後,也發現大面積內爛,很無語,很受傷。產生的問題,還不止這些,這對於金煌的行情產生重大打擊,也造成了金煌價格不斷下跌,現在甚至已經跌到了4元多。
不解決金煌內爛的問題,金煌的市場將一蹶不振,金煌的巨大潛力也將受到破壞。據了解,去年金煌也出現過同樣的問題,價格從9元的高位一路跌到3元多。後面,沒人敢採,直到掛在樹上的金煌成熟度提高,採摘後不再內爛,在短短五天內,金煌的價格又回升到6元多。
這次金煌內爛,一些果商與代辦認真研究,尋找根本原因,他們說,主要是泡果的問題。大部分果農泡過一次,有的甚至泡果兩次。這些泡過的果,快速長大,剖開後,發現果內出現裂縫,正是從這些裂縫開始腐爛。這些泡過的果,個頭看似很大,但重量偏輕,密度達不到要求。
為了避免金煌市場再受打擊,農民哥提醒果農朋友,一定要把金煌留在樹上,等足夠老了再採摘,那樣不但避免內爛,還會增加重量,也會增加甜度,增加口感。無論外表多麼漂亮,終究是要切開食用,如果每次買的都是爛果,誰還會繼續掏錢買金煌?況且金煌多用於送禮,出現這種意外,給收禮方與送禮方都帶來了尷尬,所產生的憤怒不斷擴散,必然造成金煌銷量銳減。
連續兩年都出現金煌內爛行情劇變的事件,這要引起果農的高度重視。芒果的生產,在經歷個頭加大,產量翻倍的幾年行情之後,這條路越來越窄了,必將面臨轉變。如今,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原生態農產品受到了市場的熱捧。雖然原生態農產品產量不高,但價格可以彌補,而且那也是一個消費的大市場。
農民哥近日在與水果島、農夫網這些水果電商的老闆交流時,他們的理念都是追求水果內在質量,追求農產品原生態品質,這是大方向,也是未來精緻生活的必然。作為農業生產,我們要有前瞻性,不可執迷於一時之利益,如果金煌的品質不提高,即使僥倖將這個風險轉化到果商、零售商,試想,他們第二次再上當,第三次還會上當嗎?
我們的果農,都是很質樸的農民,並非刻意生產出這樣的金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市場導向的錯誤。我們也希望市場的導向能夠儘快逆轉,但這仍然需要時間去改變,只是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才是我們的光明大道。
歡迎轉發,但禁止商業使用,及商業媒體、自媒體轉載,違者需支付每篇每次使用費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