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使用的強腐蝕性液體源自網購,網上為什麼可以輕易買到危險品?
文 | 王仲昀
近日,雲南開遠市發生一起令人心痛不已的幼兒園傷人事件。11月11日下午3時許,在雲南開遠的東城幼兒園外,一名男子剪斷了鐵絲網闖入院內。隨後,男子朝著多名幼兒園師生噴強腐蝕性液體,導致3名教師、51名學生受傷。
這一惡性事件再次引起公眾對於校園安全的關注,但還有一點也非常值得追問:男子使用的強腐蝕性液體源自網購,網上為什麼可以輕易買到危險品?
據開遠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消息,2019年11月11日15時35分許,開遠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剪斷圍牆鐵絲網攀爬進入開遠市東城幼兒園,部分師生被該男子用液體噴濺灼傷。 接警後,開遠市公安局及時出警趕赴現場進行處置,同時通知市人民醫院和解放軍926醫院趕往現場救治。15時40分民警到達現場後,立即開展現場管控、抓捕和救治工作,16時10分民警在幼兒園後山將犯罪嫌疑人孔某涵(男,開遠市人,23歲,無業)抓獲。 事件發生後當地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調集專家力量、醫療資源,對送進醫院的3名教師、51名學生進行觀察和救治,確保受傷師生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經過全面檢查,其中:輕度症狀48人、中度症狀4人、重度症狀2人。目前,受傷人員均無生命危險。經現場勘驗調查審訊,該案件系孔某涵一人所為,因其自幼家庭父母離異,缺乏家庭溫暖,導致心理扭曲,加之工作生活不順,產生悲觀厭世和報復社會的心理,遂從網上購買和製作氫氧化鈉液體,用噴霧器向幼兒園師生實施報復行為。
按照警方通報,孔某作案使用的強腐蝕性液體氫氧化鈉,是他從網上購買和製作的。
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
《新民周刊》在某電商平臺上對「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鈉原料」分別進行了檢索。發現氫氧化鈉的標準滴定溶液的確可以隨意購買,並有多家商戶在售,商家未對購買條件進行限制。事實上,近年來由於危險物品能夠網購而發生的惡性事件並不少。2016年,北京某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向同學飲料瓶中投放網購的化學品,致該同學飲用後中毒住院。事後經證實投放的化學品竟是用於製作殺菌劑的硫酸銅。
2018年4月,河南許昌市東城公安分局接到報警:東城區某小區居民馬某從網絡上私自購買了易制爆危險化學品。隨後,經警方核查,馬某從網上購買的多種化學用品,主要用於對零件防腐加工工藝的研究,其中硝酸銀100g、硝酸鉛500g,屬於易制爆危險化學品。事後當地公安局對馬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新民周刊》在電商平臺上看到,同樣有大量商家在售賣硫酸銅,銷量排名第一的商家今年已售出900份硫酸銅晶體。除了電商平臺,一些賣家會通過社區、貼吧等平臺發布信息,從而吸引買家。類似名叫「化學試劑」的百度貼吧成為了危險化學物品的網購渠道。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對於危險化學物品的網購,由於交易中很難去判斷購買者的真實用途,因此給管理部門和平臺的監管增加了難度。此外,由於其目的上的「無法判斷」特性,對平臺進行追責時,也顯得困難重重。有些微毒性的物品本身並不在管制範圍內,無法根據法律來追究平臺的責任。
今年的「雙十一」剛剛過去,很多人正忙著收快遞包裹。如今中國網絡購物的方便快捷讓無數消費者嘆服,但屢屢發生的網購危險物品所造成的惡性事件,也讓人看到了這一領域監管的缺位。除了讓消費者買得舒心買得方便,電商平臺同樣需要思考:
如何規避不懷好意之人利用網購來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