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山海情》最近正在熱播中,山說的是寧夏,海說的是福建,90年代福建地區比較富裕,工廠多,交通方便,國家安排手拉手對口扶貧,沿海發達地區支持西部貧困地區,幫助西部山區脫貧致富的故事。
今天我們要說的地方就是寧夏西海固地區,一片家喻戶曉的土地,一片黃土高原的乾旱地區,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90年代,這個地方依然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電,土胚胚蓋的房子,每天的主食只有洋芋(土豆),扶貧的珍珠雞就給村名偷吃完了,得福的弟弟得寶為了不吃洋芋,偷偷跑出去2次,就為了不再吃洋芋。很多老百姓家徒四壁,兄弟三人穿一條褲子,可見西海固地區有多苦有多窮。
看看真正的黃土高坡,土胚房,還有滿天的黃沙,還記得《我和我的家鄉》鄧超的家長,教室裡全是黃沙的樣子就知道西海固當時的情況了。
從目前的劇情看,連書記是難得吃一回灘羊,那叫一個香啊!
西海固,究竟在哪兒?就在當時的固原縣,西海固下面,下轄西吉、海原、固原3個縣。而西海固的名字,就是各取上述3縣的首字,來作為自治區名。後來更名為固原自治州。
如今2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西海固還是當初的那個「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嗎?已經真真的成為「塞上江南」!
tips:1996年,福建開始對固原的對口扶貧。二十年來,福建無償援助固原市各類資金及實物達4.68億元,其中閩寧協作基金1.57億元,對口市(縣區)幫扶資金及實物3.11億元,扶持項目涵蓋了農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整村推進、生態移民、文化教育衛生、城市建設和勞務合作等多個領域,閩寧對口幫扶遍地開花,碩果纍纍。固原市彭陽縣長城塬「閩寧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實現年產值8000萬元。
我是熊本,一個愛旅行也愛美食的「小仙女」,持續分享旅行日記,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