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發現,在20攝氏度(68華氏度)或室溫下,冠狀病毒「非常活躍」。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導致COVID-19的病毒可以在包括手機和紙幣在內的表面存活長達四周。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發現,Sars-CoV-2在20攝氏度(68華氏度)或室溫下「異常強勁」。
研究還發現,該病毒在較低溫度下存活時間更長。
研究人員說,與棉花等多孔表面相比,病毒在玻璃和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的時間更長。
他們還發現,這種病毒在紙幣上比在塑料鈔票上存活的時間更長。
今年4月發表在《柳葉刀》(Lancet)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對於不鏽鋼而言,4天和7天後,在玻璃或紙幣上都檢測不到SARS-Cov-2。
CSIRO的研究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存活28天。
然而,這項研究是在一個黑暗的區域進行的,這抵消了紫外線的影響,因為研究表明,直接的陽光可以迅速滅活病毒。
澳大利亞疾病預防中心副主任Debbie Eagles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SARS-CoV-2在表面上的傳染性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加強了良好習慣的必要性,例如經常洗手和清潔表面。」
「我們發現,在20攝氏度(相當於室溫)的溫度下,病毒的生命力非常強,可以在手機屏幕玻璃和塑料鈔票等光滑表面存活28天。
「就背景而言,針對甲型流感的類似實驗發現,它在表面存活了17天,這凸顯了SARS-CoV-2的彈性有多強。」
病毒的表面傳播尚不確定。
這種病毒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傳播。
Eagles博士補充說:「雖然表面傳播的確切作用、表面接觸的程度以及感染所需的病毒數量還有待確定,但確定這種病毒在表面存活的時間對於在高接觸地區制定風險緩解戰略至關重要。」
CSIRO執行長拉裡·馬歇爾博士說,其最新研究是建立在國家科學機構其他COVID-19工作的基礎上的,比如疫苗測試。
他說:「確定病毒在表面存活的時間,使我們能夠更準確地預測和減緩其傳播,並更好地保護我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