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感謝大家來到啟維文化舉辦的年度盛會「echo回聲群星夜」。我是啟維文化的創始人劉莙怡。
我在18歲的時候開始寫代碼,那時候在美國上大學,專業是遊戲設計、副專業是網絡編程。大學期間自己做個好幾個小的產品,但是每一個都沒有徹底堅持能做大。我心裡一直希望能夠在25歲之前,做一個用戶上千萬、能讓自己熱愛的東西變得更好的網際網路產品。
為了這個夢想,我在大三選擇是去迪士尼當遊戲動畫設計師還是回國創業的時候,我選擇了回國創業。
啟維文化這家公司在我18歲時就創立了,我從22歲開始正式經營公司、23歲我們發布了第一款移動應用——echo回聲,今天echo回聲上線一周年、用戶了超過了1000萬、我的24歲也過了一半。終於趕在25歲之前,實現了做出有千萬用戶和好價值產品的願望。
echo回聲,是一款基於彈幕社交與特色3D音樂的音樂App,目前是最受一二線城市年輕人歡迎的音樂產品。上千萬用戶裡90%都是一二線城市的90後00後,iPhone用戶佔比60%。
可以說,echo回聲目前的用戶,是中國下一代最有錢有視野的年輕人。而他們在echo也反饋出了幾個非常有意思的數據,值得我們思考:
第一:付費率超高——我們的付費會員用戶佔總用戶的8%,遠超於市面上同類產品1%~5%的比例,可以說我們8%的數據比例在音樂付費軟體中是屬於奇蹟的表現。
這讓我們作為一個用戶量1000多萬的產品,每個月就有幾百萬的會員收入。也證實了大城市年輕人對音樂內容付費的極高意願。
第二:一、二線大城市的年輕人,80%最願意收聽和付費的音樂,都是外國人產生的。粉絲忠誠度和收聽最高的,都是歐美或日韓流行藝人的音樂。
一線城市的用戶最喜歡歐美的Taylor Swift、Lana Del Rey或者獨立、搖滾、電子藝人,比如日本的坂本龍一和他的合成器電子樂組合YMO。
二線城市的用戶最喜歡的是日韓流行樂團,比如EXO、Bigbang等等。這說明現在的年輕人通過網際網路,已經在內容消費上與國外開始同步,並且通過對比之後,他們最終最喜歡外國的內容。
第三:內容社交的機會比我們想像得要大得多。在echo,我們通過彈幕互動來讓用戶聽歌的時候有內容可讀,於是用戶喜歡看著屏幕聽歌。用戶看屏幕使用app的時長一天長達12分鐘,而其他音樂產品平均也就5、6分鐘,我們是他們的一倍。
用戶超高的觀看時長,讓彈幕社交成為可能。接近70%的用戶都發過彈幕。並且其中有40%會關注通過音樂發現的人,再成為他們的粉絲或者朋友。通過UGC內容建立聯繫的粘性和認可度是極高的,因為產生好內容本身有很高的門檻,這已經是一層自然的信任背書了。
因此,這種社交關係再轉化成付費或者導流,效果是極其好的。我們從echo的音樂社交潛力看到了巨大的內容社交的機會,這或許是繼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之後,社交的下一個大方向。
從以上echo用戶行為總結的三點:高付費意願與能力、喜愛國際化內容、可進行內容社交。這幾乎可以代表中國一二線城市90後00後的內容消費新趨勢。
為什麼我們有底氣這麼說?中國的90後00後加起來只有四億人,而一二線城市的90後00後不到8000萬。這8000萬人echo回聲至少佔了其中的10%,足以提供一個精準的採樣數據。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年輕人對文化內容,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消費觀與消費能力。這將在未來5年,帶來一場屬於內容的變革。而變革的三個必備條件就是:付費意願強、內容多元全球化、內容可社交。
對文化產業的爆發有如此強大的信息,是因為我在公司創立之初就非常堅信:文化產業一定會很快迎來一個巨大的爆發期。而今年,2015年,我相信就是文化產業革命開始的第一個元年。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我們文化產業在今年強勁的數據和風頭,尤其是在影視行業:
中國電影產業2015年票房到目前為止已破300億,比去年同期增長48.5%,暑期檔更是出現了被稱為國產動畫崛起驕傲的《大聖歸來》,純粹用口碑反超低排片贏得接近10億票房的神話。
網劇裡愛奇藝的《盜墓筆記》也是創造了網劇的會員付費巔峰:開通會員觀看全集當日,新增會員請求就高達260多萬次。
而我們的文化類創業項目、原創內容也越來越多。所有人都在感嘆文化內容的春天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前面提到的有這麼多好數據、好國產內容在出現,但是echo的數據上年輕人依然80%收聽與付費的重心在國外內容?難道是我們沒有中國最火的內容嗎?可是無論《大聖歸來》《盜墓筆記》也好、國內樂壇中活躍的藝人也好,我們都是第一時間在深度合作的呀?
我們還是反觀自己的數據來找問題:echo回聲的內容都是用戶上傳的,裡面有接近40%的內容都是用戶自己的原創內容。但是其中真正收聽高受歡迎的,依然還是用戶改編、翻唱的國外流行歌曲或者我們都熟悉的流行金典翻唱,就像《中國好聲音》的內容一樣。
國內原創作者真正的處境是非常難堪的,他們其中很多人甚至還卡在沒錢買好設備的基礎硬體障礙上。echo回聲已經通過非常完善的機制,讓幾十位原創作者每月獲得了高達上萬的收入,完全可以支撐他們的生活費用。但是對於一個有1000萬用戶的平臺來說,區區幾十個人,連幾萬人的消費需求都供不應求,更何況中國內容文化消費的高頻人群,90後00后里就有8000萬,更不用說年齡層更高的80後、70後、60後了。哪怕幾個新的文化內容IP或個人再受歡迎,他們也是屈指可數。
現實是,中國的文化產業、原創內容遠不足以支撐中國消費者龐大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年輕人需要文化內容,怎麼辦呢?於是他們消費國際內容,並且更願意為國際內容付費。他們追逐韓劇、日劇、美劇,消費目標更多地向國外內容偏移。
假設中國目前的文化消費表現,只有中國人實際消費的20%,剩下80%其實都可以消費在國際內容上但也許消費不出去,那麼我們中國整個文化產業的內容增長與盈利空間,是巨大的、是極其龐大的、是難以想像地宏大的。
我們能看到現在國人自己生產的好內容越來越多,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趨勢。但是我們也面臨了整個國際的挑戰,而且是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因為越來越多外國企業都希望進入中國市場。
我們整個中國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內容生產者需要更團結,更有創造力。我們需要有更多元的渠道、更好的渠道來發行文化內容。這也是我們公司,啟維文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希望成為最大的年輕人文化傳播網際網路渠道之一。
我們希望幫助傳播年輕人喜歡的文化內容、幫助年輕人創造內容。而且不僅僅是在國內傳播,是真正讓我們的內容走出國門,讓我們的IP面向全世界的傳播。讓中國的內容跟世界的內容不再有一條隔閡。讓世界看中國的內容時,不再戴上有色眼鏡,而是平等地看待屬於世界內容一分子的中國文化。
我們不會因為年輕而感到害怕,想做就一定會去做,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舉辦今晚這場「echo回聲群星夜」的真正原因-讓時下文化產業的各大公司、意見領袖與合作夥伴們聚到一起。讓大家更熟悉彼此、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同時最重要的是,讓大家了解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文化內容、年輕人對文化內容的消費習慣、年輕人對文化產業的責任感、以及年輕人在文化產業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echo回聲群星夜」是啟維文化一年一度的新文化產業盛宴,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感謝今天到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大家對一個滿腔熱血的90後網際網路企業的支持。希望我們明年,又能再見!
以下是我們的公司/產品介紹視頻,講述了我們整個年輕的初創團隊如何做到上線不到一年用戶超過千萬、估值2億;成功打破音樂無法掙錢的屏障,使站內原創音樂作者們成功收入上萬的經歷:
演講現場視頻版:
看完對他們的App好奇嗎?
廣告投放、商業合作請發送郵件至 business@kibey.com
其他事項需要聯繫請發送郵件至 info@kibey.com
在各大應用市場搜索「echo回聲」,或掃描二維碼進行下載吧~
或點擊「閱讀原文」下載App,感受3D音樂進行彈幕社交。
-完-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媒體、影視、廣告、品牌、營銷等相關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近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將超過五千萬人次。
喜歡就關注:傳媒圈 chuanmeiquanzi。希望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ggds360,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